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73章 史可法扬州殉国(第3页)
他倒下的时候,眼睛还望着南京的方向。那里有他效忠的皇帝,有他守护的朝廷,可他不知道,此刻的弘光帝正在宫里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跑路。
史可法死后,扬州城的抵抗并没有停止。百姓们躲在巷子里、房屋里,用菜刀、扁担、砖头跟清军搏斗。有个叫王秀楚的书生,在《扬州十日记》里记下了当时的惨烈:“街头巷尾,尸积如山,血流入池,汇为巨渠(大街小巷里,尸体堆得像山一样,血水流进池塘,汇聚成大渠)。”直到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才完全控制扬州,而这座繁华了千年的城市,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后来有人说,史可法守扬州是“以卵击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他们忘了,正是这“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让江南百姓看清了谁在真正抗清,谁在苟且偷生。当史可法的遗体被百姓偷偷收敛,葬在梅花岭上时,无数人自发前来祭拜,有人题诗:“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多铎在扬州城里搜了十几天,却始终没找到史可法的官印。他不知道,庄子固带着印信冲出重围后,一路向南,直到战死都没让印信落入清军之手。那枚刻着“督师淮扬”的铜印,最终随着南明的覆灭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史可法那句“城亡与亡”的誓言,却像梅花岭上的梅花,在每年寒冬里傲然绽放,提醒着后人: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注】《扬州十日记》为明末清初人王秀楚所着,详细记载了扬州城破后的惨状,是研究“扬州十日”的重要史料;《明史·史可法传》则系统记载了史可法的生平与殉国经过,其中“城亡与亡”一语,成为后世对其忠贞不屈精神的经典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