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74章 扬州十日屠城惨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清晨,扬州城被清军攻破的第二天,清兵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多铎在攻克扬州后,对着部将们丢下一句话:“此城抗拒最烈,屠戮十日,以儆效尤。”(《清世祖实录》载其借口“扬州民抗命”,实则为震慑江南)

 十几天前还在城下拼死攻城的清军,此刻成了这座城市的主宰。他们扛着刀枪穿梭在街巷里,眼里都是贪婪和残暴。绸缎铺里的绫罗被扯成碎片,当铺的柜台被劈烂,连寺庙里的铜香炉都被推倒在地,敲打得叮当作响。

 住在东关街的王秀楚一家,是这场灾难的亲历者。这位前明秀才后来写下《扬州十日记》,字字泣血:“天渐明,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天渐渐亮了,杀人的喊声到处都是,刀环碰撞的声音响起,悲怆的哭喊乱成一片)。”他亲眼看见邻居张姓商人被一刀劈倒,家里的金银被抢空,三个女儿哭着扑上去,转眼就被刺倒在血泊里。

 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惨遭屠戮。有的母亲把孩子藏在水缸里,自己跪在地上磕头,额头磕出了血,还是没能保住孩子;有的书生抱着《论语》缩在书桌下,以为“夷狄之辈”会敬畏圣人,结果被一刀挑破了胸膛;还有些和尚道士,穿着袈裟道袍去劝阻,却被当成“妖僧”砍翻在佛像前。

 史可法殉国的西门一带,成了杀戮最烈的地方。城墙上的箭镞还没拔干净,城下就堆起了数尺高的尸体。有清军士兵觉得杀人不过瘾,竟玩起了“比赛”——谁杀的人多,谁就能得到额外的赏银。他们把百姓的辫子绑在一起,像赶牛羊一样赶到河边,然后手起刀落,尸身扑通扑通掉进水里,染红了整条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