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皇太极继汗改元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盛京(今沈阳),努尔哈赤的棺椁停在大政殿正中,四大贝勒并排跪在灵前,膝盖下的毡垫被泪水和冷汗浸成深色。
最年轻的四贝勒皇太极突然抬起头。他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泪痕,扫过面前的三个兄长:大贝勒代善鬓角已白,正低头捻着佛珠;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眼神躲躲闪闪;三贝勒莽古尔泰脾气最躁,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
“大哥,”皇太极的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父汗遗命,令大妃阿巴亥殉葬,您看何时执行?”
阿巴亥的哭声从偏殿传过来时,代善的手抖了一下。这位大妃才三十七岁,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手里还攥着镶黄旗的兵权,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个个手握重兵。若她活着,难保不会扶持儿子争位。
“这……”代善犹豫着,“大妃尚有幼子需抚育,是否……”
“父汗遗诏在此!”莽古尔泰猛地站起来,腰间的佩刀“哐当”撞在柱上,“难道大哥要违逆父汗的意思?”他早就看阿巴亥不顺眼,当年这女人曾被揭发与代善有私情,虽然后来不了了之,却成了后金贵族间公开的秘密。
皇太极没说话,只是从袖中掏出一张纸,上面是努尔哈赤临终前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吾百年后,必令阿巴亥殉葬,以安吾魂。”《清实录·太祖实录》里说,阿巴亥“支吾不从”,可当皇太极带着亲兵站在她面前时,这位聪明了一辈子的大妃终于明白,自己成了权力游戏的祭品。
换上礼服,将多尔衮和多铎拉到身边,摸了摸十三岁多尔衮的头:“额娘去陪父汗了,你们要好好跟着兄长们。”《清稗类钞》里记载了这个细节:阿巴亥自尽前,特意把皇太极叫到跟前,将多尔衮的手放在他掌心,“吾儿年幼,望四贝勒善待”。皇太极点头应下,可后来多尔衮直到三十岁才真正掌握兵权,这是后话了。
处理完阿巴亥,剩下的就是兄弟间的较量。代善本是最有资格继位的,他是努尔哈赤的次子(长子早逝),手握两红旗,可他优柔寡断,当年与阿巴亥的绯闻更是让他失了人心。莽古尔泰倒是勇猛,却性情残暴,据说为了讨好努尔哈赤,竟亲手杀了犯错的生母,这种狠戾让其他贝勒心生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