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6章 林丹汗亡蒙古降(第2页)

 四月的草原还带着寒意,皇太极的大军像一条黑色的巨蟒,沿着西拉木伦河向西推进。林丹汗在库库和屯得到消息时,正在跟妃子们饮宴。探子回报说"旌旗连绵百里,蒙古各部都追随后金",他手里的酒杯"哐当"掉在地上——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自己成了整个草原的敌人。

 林丹汗没有选择决战。他知道自己的军队虽然精锐,但人心已散,硬拼只会被包饺子。当晚,他下令焚烧库库和屯的宫殿,带着部众和财宝向西逃亡。《清稗类钞·战事类》里记载了这次西迁:"老弱跟不上队伍,就被抛弃在草原上;女人和孩子哭喊声震天,沿途的野草都被马蹄踏成了泥浆。"皇太极率军在后面紧紧追击,这场追击持续了四十天,后金联军虽然没能抓到林丹汗,却接收了察哈尔部留在漠南的全部牧地和人口。皇太极在呼和浩特的废墟上举行了盟会,当着蒙古各部首领的面宣布:"凡归顺者,保留你们的部落,免三年赋税。"那些曾经摇摆不定的首领们,此刻终于下定决心归附了。

 天聪八年(1634年)夏天,青海大草滩的帐篷里,林丹汗躺在毡毯上,脸色蜡黄得像枯萎的草。他得了天花,高烧让他胡话连篇,一会儿喊着要杀回漠南,一会儿又喃喃念着成吉思汗的名字。身边的八大福晋(蒙古称"八大斡耳朵")围在旁边垂泪,她们知道,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汗,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

 《蒙古黄金史纲》里说,林丹汗临终前把儿子额哲叫到跟前,从枕头下摸出一个锦盒:"这是传国玉玺,你带着它,要么复兴蒙古,要么......找个可靠的靠山。"这枚玉玺大有来头,传说当年元顺帝逃离北京时带走,后来在草原辗转百年,落到了林丹汗手里——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林丹汗"天命所归"的最后念想。

 八月,林丹汗死在了大草滩,年仅四十二岁。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正在跟范文程讨论军情,听到后沉默了半晌,突然下令:"让多尔衮、岳托率军去青海,务必找到额哲和那枚玉玺。"他知道,收服蒙古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在这个少年身上。

 额哲当时只有十岁,跟着母亲苏泰太后(林丹汗的大福晋)躲在鄂尔多斯部的领地。多尔衮没有动武,而是派使者送去了一封信,信里说:"你父亲与我为敌,那是上一辈的事。只要你归顺,我保证你和部众平安,还会把皇太极的女儿嫁给你。"苏泰太后看着年幼的儿子,又看看身边惶恐的部众,终于点头同意——她清楚,抵抗只会让更多人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