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15章 雅克萨败沙俄兵(第3页)

 可谁也没想到,托尔布津是个不守信用的家伙。当年秋天,他带着六百多哥萨克卷土重来,不仅重建了雅克萨城,还在城外挖了壕沟,筑起了炮台。消息传到北京时,康熙大怒:“这罗刹,出尔反尔,真是给脸不要脸!”当即下令萨布素再次出兵。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萨布素的大军再次包围雅克萨。这次托尔布津学乖了,躲在城里不出来,还放话:“有本事你们就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萨布素没急着攻城,而是在城外筑起土墙,切断了城里的水源——他知道,雅克萨城里没有水井,全靠城外的小河供水。

 这下托尔布津慌了。城里的水很快就喝完了,士兵们开始喝马尿,后来连马尿都没得喝,有人渴得直啃冰块。托尔布津带人出城抢水,被清军的鸟铳队打了回去,他自己也中了一枪,死在城楼上。临死前,他让手下给莫斯科带信:“清国的大炮太厉害,雅克萨守不住了。”

 俄军的新头目叫拜顿,是个瑞士雇佣兵。他看着城里每天都有人渴死、病死,知道再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拜顿派人举着白旗出城,说愿意谈判。萨布素把消息传到北京,康熙说:“既然他们愿意谈,就先停火吧。”

 这场持续两年的雅克萨之战,清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全胜。《清史稿·萨布素传》记载:“雅克萨之役,斩俄兵百余人,俘其众三百余,毁城而还。”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打出了清朝的军威,让沙俄知道了清朝保卫领土的决心,为后来的《尼布楚条约》谈判奠定了基础。

 战争结束后,萨布素在黑龙江畔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康熙的御笔:“疆土不可尺寸让人。”

 雅克萨的硝烟散尽后,黑龙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渔民们又开始在江面上打鱼,鄂伦春人赶着驯鹿在山林里迁徙,孩子们在江边追逐嬉戏。只有江边那块“永志不忘”的木牌,在风雨中渐渐褪色,却像一个无声的提醒: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实力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