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雍正暴崩死因谜(第2页)
此说源于吕留良案。据《清稗类钞》记载,吕留良孙女吕四娘在案发时恰在外祖母家,侥幸逃脱。为报血海深仇,她隐姓埋名,拜高僧甘凤池为师,练就一身武艺。后乔装宫女潜入圆明园,趁雍正帝夜宿九州清晏殿时,以利刃割下其首级,携之遁去。因遗体无首,清廷只得用黄金铸造一颗假头入殓。
这一传说虽生动,却与史实多有抵牾。首先,吕留良案发后,清廷对其家族“寸草不留”,吕家男丁流放宁古塔,女眷罚没为奴,严密监控下绝无逃脱可能。其次,圆明园守卫森严,“禁垣周数十里,内外门禁甚严,宫女、太监皆有定数,外人难以混入”(《圆明园则例》)。再者,甘凤池确为康熙年间武术家,但雍正七年(1729年)已被浙江总督李卫擒获,不可能收徒传艺。
尽管漏洞百出,“吕四娘复仇”的故事仍在民间经久不衰。究其根源,实为百姓对雍正帝严苛统治的不满。正如民俗学家顾颉刚所言:“民间传说未必实录,却反映了民众的集体心理。”(《孟姜女故事研究》)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新政,虽利国利民,却触动了士绅、官僚的利益;而文字狱的酷烈更让士人阶层敢怒不敢言,“刺驾”传说恰是这种不满情绪的宣泄。
相较于吕四娘刺驾,“丹药中毒说”更获史学界关注。雍正帝晚年痴迷道教炼丹之术,试图求仙长生,这在清宫档案中留有确凿记载。
据《活计档》(清宫记载皇家物资采办的档案)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起,他频繁下令往圆明园运送炼丹原料:“八月十九日,传旨: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九月初九日,领催白士秀交来水银二百斤,记此。”黑铅、水银均为剧毒物质,而炼丹常用的硫磺、硝石等,长期服用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从雍正十年(1732年)开始,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常驻圆明园,在“秀清村”设炉炼丹。雍正帝不仅亲自服用丹药,还将其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亲信,在给田文镜的朱批中写道:“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雍正朱批谕旨》)这种“奏效殊异”,实则可能是丹药中含有的兴奋剂暂时提振精神的假象。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含铅、汞的丹药,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衰竭,最终引发猝死。雍正帝去世前的症状——“上疾夜不能寐,烦燥不安,时有语无伦次”(《永宪录》),与慢性铅中毒的表现高度吻合。更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帝继位后,立即下令将张太虚等道士“驱逐出园,各回本籍”,并警告他们“不得妄言先帝起居”(《清高宗实录》卷一),这种急于清除痕迹的举动,更添丹药中毒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