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
第22章 雍正暴崩死因谜(第3页)
除了刺杀与中毒,亦有学者推测雍正帝之死可能涉及政治阴谋。其依据主要有二:一是雍正帝与兄弟间的深仇旧怨,二是储位之争的潜在风险。
雍正帝继位过程充满争议,对允禩、允禟等兄弟的清算极为残酷,或圈禁至死,或削籍更名。尽管至雍正十三年,政敌多已离世,但仍有潜在的报复力量。《啸亭杂录》记载,允禩之子弘旺曾“蓄志复仇,阴结党羽”,虽被察觉后惩处,但难保无漏网之鱼。
而储位之争方面,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虽早已选定弘历,但皇子弘昼素有“荒唐”之名,其行为乖张背后是否暗藏野心,亦难定论。不过,弘历继位过程平稳,未出现任何动荡,且弘昼终其一生未涉谋反,此说缺乏直接证据。
雍正帝的死因,因官方记载的刻意模糊而成为千古谜案。但综合史料分析,“丹药中毒说”最具可信度:其一,有清宫档案证实其长期炼丹服药;其二,症状与中毒表现吻合;其三,乾隆帝的后续举动显露出掩盖意图。而“吕四娘刺驾”虽为传说,却折射出民众对专制统治的批判;“政治阴谋说”则反映了雍正朝激烈的权力斗争背景。
无论真相如何,雍正帝的猝然离世,并未引发统治危机。得益于他创立的军机处和秘密立储制,弘历顺利继位,开启了乾隆朝的盛世。但这场死亡谜案,却为雍正帝的一生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他以铁腕结束了康熙晚年的吏治松弛,为清朝的鼎盛奠定基础,却也因严苛手段留下骂名;他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却又迷信丹药,最终可能因此丧命。
正如历史学家萧一山所言:“世宗刚毅明察,综核名实,虽不无苛刻之讥,然较之康熙之宽纵,乾隆之奢靡,则固一代之令主也。其暴崩之谜,盖与其一生之争议相终始矣。”(《清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