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甲午海战北洋殁
光绪二十年九月十七日,黄海海面,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站在定远舰的飞桥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望远镜的黄铜边缘。三天前,他们护送运兵船至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此刻正准备返航威海卫。
"提督,西南方向发现煤烟!"了望哨的喊声刺破了甲板上的宁静。丁汝昌举起望远镜,只见水天相接处升起数道灰黑色的烟柱,像狰狞的巨蟒在天际蠕动。他心里猛地一沉——那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标志性煤烟,只有他们的新式锅炉能烧出如此浓重的烟柱。
"各舰注意!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丁汝昌的声音透过铜管传向各舰。刹那间,北洋水师的十二艘舰船像被惊醒的巨兽,烟囱里喷出更浓的黑烟,轮机舱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定远舰主炮的炮衣被掀开,露出黝黑的炮口,炮组成员扛着炮弹,在甲板上跑动如飞。
这年夏天,朝鲜半岛战火点燃。日军以"保护侨民"为名进驻汉城,突袭清军牙山营地,甲午战争正式爆发。北洋水师作为清廷唯一的近代化舰队,成了拱卫京畿、争夺制海权的关键。可丁汝昌比谁都清楚,这支看似威武的舰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实力强大——主力舰定远、镇远下水已近十年,锅炉老化,航速比日军新锐舰慢了近三节;炮弹更是奇缺,不少穿甲弹里填的竟是沙土而非炸药,这是他上个月给李鸿章的奏折里反复提及的隐患(《丁汝昌甲午海战奏稿》)。
"敌舰成单纵阵驶来!"镇远舰发来旗语。丁汝昌望着日军舰队逐渐清晰的轮廓,十二艘舰船排着整齐的纵队,像把锋利的剃刀直插北洋水师的阵形。他咬了咬牙,下令变阵:"以'夹缝雁行阵'迎敌!"这是北洋水师最擅长的阵型,让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居中,其余舰船向两侧展开,形成类似倒"v"字的梯队,试图以主炮优势冲击敌阵。
但变阵尚未完成,日军第一游击队的吉野、高千穗等四艘快速巡洋舰已如离弦之箭冲出,抢占了上风位置。上午十时三十分,吉野舰率先发炮,一颗开花弹呼啸着掠过定远舰的舰艏,在海面上炸起冲天的水柱。丁汝昌下意识地俯身,飞桥上的木板突然剧烈震动——日军的炮弹击中了舰桥,爆炸的气浪将他狠狠掀翻,左腿被坠落的木梁砸中,鲜血瞬间浸透了官服。
"提督!"副官扑过来,想把他抬进舱内。丁汝昌推开他,挣扎着扶住栏杆,左腿的剧痛让他额头冒汗,却死死盯着战场,此时他才看清,日军采用的是"单纵阵",将快速舰只编为第一游击队,主力舰殿后,既能发挥速射炮优势,又能灵活包抄,显然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