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风雨同舟(第3页)
苏若雪在二门里等他。
月白衫子外罩了件湖绿坎肩,手里端着茶盏,雾气漫上来模糊了眉眼:“刀疤男招了?”
“招了一半。”顾承砚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山本要断咱们的茧子。春茧烧了,今年新绸子就赶不上秋市,到时候他们再压价收旧料子……”他没说下去,喉间像堵了团浸了水的棉花。
苏若雪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我让王妈把账房的铁皮柜挪到内室了,钥匙我收着。”她的指尖带着算盘珠子的凉意,“你从前总说‘钱是活的’,现在我信了——可人才是活钱的根。”
顾承砚突然握住她的手。
掌心里的薄茧蹭得他发痒,像蚕宝宝啃食桑叶的动静。
“若雪,”他低头看她发间的珍珠步摇,“今晚你跟王妈睡东厢房,窗台上摆两个铜盆,有动静就砸。”
“好。”她应得轻,却反握住他的手腕,“你也别熬太晚,我让厨房留了酒酿圆子。”
晚风吹过影壁后的玉兰树,落瓣扑簌簌掉在两人脚边。
顾承砚望着她被月光拉长的影子,突然想起今早盘账时,她拨算盘的手在纸上投下蝶翼似的影子——那时候他就想,有些人不是用来护着的,是要并肩站在风里的。
直到更夫敲过二更,顾承砚才在花园里寻到苏若雪。
她站在太湖石旁,仰头看月亮,坎肩被夜露打湿了边角。
“怎么不在屋里?”他放轻脚步,怕惊飞了她肩头的月光。
“睡不着。”她转身时步摇轻颤,“方才王妈说,你小时候总爬这棵玉兰树摘花,被你爹拿戒尺追着打。”
顾承砚一怔,随即笑了:“原主的事,倒比我清楚。”
“我看过你十二岁写的大字。”苏若雪从袖中摸出张泛黄的纸,“‘先天下之忧而忧’,墨没干透就被你揉皱了,倒像团火烧云。”她把纸递给他,指尖扫过他掌纹,“那时候我就想,能写出这种字的人,不该困在脂粉堆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承砚捏着纸的手发紧。
晚风裹着玉兰香钻进衣领,他突然说:“若雪,等秋市过了,我想带你去杭州。西泠印社的老掌柜说,他们有批宋锦的织法抄本……”
“顾少!”
急促的呼喊打断了他的话。
顾承砚转头,看见门房的小福子正扒着月亮门,裤脚沾着泥,喘得像拉风箱:“厂、厂外……刚才有辆黑轿车转悠,车灯没开,阿强哥让我来报信!”
苏若雪的手瞬间攥紧他的衣袖。
顾承砚低头看她,月光下她的瞳孔缩成两粒黑粟,却没说话——像株在暴雨里挺直的兰草。
“小福子,去前院牵我的马。”他解下坎肩给苏若雪披上,指尖在她后颈轻轻一按,“回屋等我。”转身时,他摸出怀表里夹着的银哨子,放在唇边吹了声短音——这是和阿强约好的暗号。
黑轿车的影子还在他脑子里晃。
顾承砚踩着青石板往门外走,听见苏若雪在身后说:“我让人把铜盆摆好了。”
他没回头,只是加快了脚步。
院外的马已经备好,缰绳在夜风里晃出清脆的响。
小福子举着灯笼,火光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顾少,要带家伙吗?”
“带。”顾承砚翻身上马,马蹄踏碎满地月光,“把仓库的消防钩带上——烧他们的车。”
马嘶声惊飞了枝头的夜鸟。
顾承砚望着前方浓重的夜色,喉间的那团棉花突然散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银哨子,那是苏若雪去年送的——从前他只当是个玩意儿,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攥在手里,风再大也吹不跑。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顾承砚夹了夹马腹,玄色长衫猎猎作响,朝着工厂方向疾驰而去。
而在他身后的苏府院内,那盏映着苏若雪身影的灯笼,始终亮得像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