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暗涌流动(第3页)
他把清单收进公文包时,林老板又塞了包茴香豆:"给苏丫头捎的,她上次说爱吃我家船工从宁波带的。"
离开林宅时,月亮已经爬上海关大楼的尖顶。
顾承砚又跑了纱厂王厂长的寓所——王胖子正光着膀子啃西瓜,听说要签商盟认证,西瓜皮啪嗒掉在地上:"顾二少这是带咱们抱团取暖!
我那厂子里堆着三井的次等棉纱,正好借着验真报告清仓!"米行刘掌柜更干脆,直接把账本拍在他面前:"上个月三井的人找我压价收新米,我记了账呢!
你要查什么,随便翻!"
回到顾氏绸庄时,后巷的灯还亮着。
苏若雪坐在账房门口的台阶上,膝头盖着他的西装外套,脚边放着个保温桶。
听见脚步声,她抬头笑,发梢沾着的墨粉在月光下像落了层细雪:"酒酿圆子要凉了。"
顾承砚在她身边坐下,揭开桶盖,甜香裹着热气扑在脸上。
苏若雪从袖中摸出个牛皮本,封皮磨得泛白——那是她记了五年的绸庄流水账:"我查了这季度的进项,有三笔布料采购的单价高得反常。"她指尖划过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小楷,"王家布庄要的湖绸,咱们进价每匹十八块,可同期市面上最好的杭绸才十五块。"
"有人吃回扣?"顾承砚舀圆子的勺子顿在半空。
苏若雪摇头:"更像是......故意做高成本。"她指了指本子最后一页,"这三笔账都挂在'临时采购'项下,经手人是前账房陈叔——他上个月突然说要回苏州老家。"
顾承砚的后颈泛起凉意。
原主记忆里,陈叔是跟着爷爷打天下的老伙计,为人最是本分。
他捏紧勺子,瓷柄硌得掌心生疼:"明天开始内部审计,把近三年的账都翻出来。
若雪,你挑十个信得过的伙计,我让小李去巡捕房借两个懂查账的。"
"好。"苏若雪把西装外套往他肩上拉了拉,"我让人把仓库的账本也搬过来,有些老账册在樟木箱里,得慢慢理。"
夜更深了。
顾承砚坐在办公室里,面前堆着从各商户收来的签名单。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货真价实"的老匾上切出一道道银边。
他正翻着林老板给的货物清单,门房老周敲了敲门:"顾少,方才有人塞了封信在门缝里,没留名字。"
信封是最普通的黄草纸,封口处压着个模糊的指印。
顾承砚撕开时,一张信纸飘落在地,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山本一郎要动的不只是顾家。
七月十五,他会联合公共租界巡捕房,以'私藏违禁品'为名查封华商仓库。
目标——所有签了商盟认证的厂子。"
钢笔"啪"地掉在桌上。
顾承砚抓起信纸,月光下,最后一行字被重重画了道横线:"他们要烧的,是整个上海的火种。"
窗外传来海关大钟的报时声,当——当——当——十二下。
顾承砚摸出怀表,母亲的旧照在表盖内侧泛着暖黄的光。
他抬头看向墙上的老匾,"货真价实"四个字突然变得滚烫,烫得他眼眶发酸。
黄浦江的夜航船鸣起汽笛,悠长的声音穿透夜色。
顾承砚把信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西装内袋,那里还装着张老板的桂花糕、林老板的茴香豆。
他站起身,推开窗户,江风卷着潮湿的水汽灌进来,吹得桌上的签名单哗哗作响——那些名字,突然有了更重的分量。
他低头看向怀表,指针指向十二点十分。七月十五,还有十三天。
月光下,顾承砚的影子被拉长,投在"货真价实"的老匾上,与那些签了名的商盟名单重叠在一起。远处,三井物产的霓虹招牌在江面上投下刺目的光斑,像团烧得正旺的火——而他知道,真正的火,才刚刚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