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伏击路上,真相浮出(第3页)

 李振邦的脸白得像一张纸。

 他想起三天前松本拍着胸脯说“顾承砚不过是个会算账的书生”,想起自己在酒桌上拍着顾承砚的肩膀说“小顾啊,实业救国要慢慢来”,想起今早收到松本的电报说“伏击成功,顾承砚替身已毙”——原来从一开始,顾承砚就布下了一张网,松本的伏击是网,他的“信任”是网,就连那通约他三点见面的电话,也是网。

 “最后一份。”顾承砚展开最后一张纸,是一份电文复印件,“本月三号,您发给东京特务机关的密电:‘顾氏绸庄联合七家纱厂转移设备,建议派浪人阻挠。’发电地址,是法租界 76 号公馆。”

 李振邦突然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哭腔:“顾承砚,你以为有这些就能扳倒我?经济部……委员长身边的人……”

 “委员长身边的人,更容不下卖国贼。”秦伯的拐杖重重地顿在地上,“我昨天刚给南京发了电报,荣老板、刘厂长他们联名按了手印。你以为全上海的实业家都是瞎子吗?”

 周会长摘下眼镜擦了擦:“老李啊,你当初在北大讲‘实业救国’的时候,我还去听过课。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呢?”

 李振邦的膝盖突然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他扯下金丝眼镜,眼泪和鼻涕糊在脸上:“我……我也是没办法啊!松本拿我女儿在东京读书的照片威胁我……他们说要把她沉进东京湾……”

 顾承砚盯着他颤抖的后背,想起苏若雪今早说的话:“那些转移机器的船,有三艘是李司长批的‘军用物资优先通行证’。”他突然觉得有些恶心——这个哭嚎的男人,昨天还在酒桌上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顾,你护着的那些机器,我一定帮你争取运输便利”。

 “带走。”顾承砚对特工挥了挥手,“送他去巡捕房,让记者在外面等着。”

 老陈先生突然拉住他的胳膊:“小顾,你做得对。咱们实业家的脊梁,不能让这些蛀虫压弯了。”

 顾承砚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桌上的证据,突然想起苏若雪留在他口袋里的纸条:“松本今早带着亲信上了去长崎的船,码头上的兄弟说他走的时候脸色像吃了苍蝇一样。”他微微勾了勾嘴角——这出戏,该谢幕了。

 直到深夜,顾承砚才回到绸庄后院。

 苏若雪在廊下等着他,手里端着一碗酒酿圆子,热气模糊了她眼镜片,也模糊了眼尾的红血丝。

 “听证会的照片,《申报》头版。”她递过一张报纸,“秦伯说,南京那边已经派人来查李司长的账了。”

 顾承砚接过报纸,头版标题刺得他眼睛生疼:《经济部特派员通敌铁证!

 沪上实业家联合揭黑》。

 他翻到第二版,看到自己和几位老前辈的合影,照片里他的目光正落在镜头外——那里,是苏若雪举着相机的手。

 “叮铃——”

 电报机突然响了起来。

 顾承砚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伸手去揭电报纸。

 墨迹未干的字迹在灯下泛着冷光:“顾先生,久仰大名。j.k.007。”

 他的指腹擦过署名处的墨迹,一股凉意顺着脊椎爬了上来。

 这个代号,他在现代读过的情报史里见过——那是三十年代活跃在京沪线的日本超级特工,三年前军统宣称已经将其击毙。

 苏若雪端着圆子凑了过来:“什么电报?”

 “无关紧要的。”顾承砚把电报纸揉成一团扔进炭盆,火星“噼啪”作响,将“j.k.007”烧成了一只黑蝴蝶。

 他转身接过圆子,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明天跟我去码头,看看最后一批机器装船。”

 窗外,阴云正缓缓遮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