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黑影掠箱,迷雾渐开(第3页)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抓起账册凑近看,油墨印的"合众国钞票纸公司"字样在眼前跳动。
三年前他在哈佛听金融课时,教授曾举过类似案例——伪造货币最关键的不是技术,是能以假乱真的纸张。
"更绝的在这儿。"苏若雪从账册夹层抽出一张泛黄的附录,纸页边缘还留着被利刃划开的毛边,"317号木箱里的改良织机图纸是幌子,真正的东西是台德国产小型印刷机;318号染料配方笔记下边,压着半卷印钞纸;319号的合同原件......"她顿了顿,指尖微微发颤,"夹层里藏着《上海商业信心指数》的伪造样本。"
顾承砚接过那张样本,纸页上用蓝墨水写着"棉纱价格暴跌三成绸庄倒闭率达百分之六十",落款是"上海总商会"的仿冒钢印。
他的后槽牙咬得生疼——如果这东西被当作"权威数据"登上报刊,本就艰难的民族工业怕是要彻底垮在自家百姓的怀疑里。
"去工部局。"他抓起搭在椅背的西装,却被苏若雪拽住袖子。
她的手指沾着账册上的霉斑,在他袖口洇出个灰黑的印子:"我跟你一起。"
工部局的会客室飘着英国红茶的香气,巡官汤普森的金表在腕间闪着光。
顾承砚把电台零件、印钞纸样本、伪造的信心指数依次摆上胡桃木桌时,汤普森的银匙"当啷"掉进茶盏。
"顾先生,这些证据......"汤普森用手帕擦了擦镜片,"您确定要公开?"
"我确定。"顾承砚的声音像敲在钢板上,"贵局总说要维护租界秩序。
现在有人用我们的木箱运电台,用我们的账本洗黑钱,用伪造的'权威数据'摧毁商人们的信心——这秩序,是该有人来维护了。"
他从皮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封皮上"外资准入审查机制"八个字力透纸背:"今后所有外资企业,必须提供母国银行的资产证明、贸易部的经营许可,还要在总商会备案。"他指了指桌上的伪造样本,"否则,他们带来的不是投资,是炸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汤普森盯着那份文件看了十分钟,最后用钢笔在末尾签了字。
钢笔尖刮过纸面的声响里,顾承砚听见楼下传来报童的吆喝:"看《申报》号外!
外资阴谋大起底——"
暮色漫进商会时,苏若雪还在整理审计组的资料。
顾承砚推开门,见她正对着那页伪造的信心指数发呆,台灯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株在风里摇晃的玉兰。
"若雪?"他放轻脚步走过去。
她没回头,指尖抚过"倒闭率百分之六十"那行字:"他们不是要扰乱市场......"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雪地上的羽毛,"他们是想让我们自己放弃信心。"
顾承砚的呼吸骤然一滞。
窗外的晚霞突然红得刺眼,他望着苏若雪微颤的肩,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绸庄后巷,她举着算盘对他说"顾家的绸子能织出云霞"时的眼睛——那时的光,和此刻落在她发梢的光,竟如此相似。
楼外传来巡捕房的警笛,由远及近。
顾承砚摸出怀表,秒针正指向"12"。
他知道,今晚注定无眠。
但他更知道,当一个人看清敌人真正要摧毁的东西时......
他伸手覆住苏若雪搁在桌上的手。
她的指尖凉,他的掌心热,像两团要融在一起的火。
"他们错了。"他轻声说,"信心这东西,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而此刻的虹口日租界,梅社据点的地下室里,一盏煤油灯正映着半张未烧尽的密函。
字迹在火光里扭曲成蛇:"顾承砚已识破运输计划,速启动B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