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风雨欲来,暗潮再涌(第3页)

 她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穿黑风衣的男人背对着她,后颈有道月牙形的疤——和上个月在"蓝调"酒吧,替松本递密信的"李先生"后颈的疤,位置分毫不差。

 "倒茶。"沈佩兰的丹蔻敲了敲桌面。

 她的耳坠在阴影里晃,和苏若雪妆奁里那枚珍珠耳坠是同一款式,"动作快点。"

 苏若雪弯腰倒茶,发间的录音带擦过耳尖。

 沈佩兰的声音像浸了冰的丝绒:"青龙二号三日后启动,目标商会总部。

 松本说顾承砚把工业迁徙的账册都藏在那,要连人带本子一起......"

 "嘘。"男人突然转身。

 苏若雪的茶盏"当啷"掉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在脚面上——男人的脸在昏黄灯光下忽明忽暗,正是"李先生"!

 "滚出去。"男人踢开碎瓷片,"再换个手脚干净的来。"

 苏若雪攥着围裙后退,门帘在身后重重落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扶着墙往货仓跑,心跳声盖过了江水拍岸的响。

 发间的录音带硌得头皮生疼,可她顾不上——刚才男人开口时,尾音带着极轻的喉音,和三天前在商会后巷,替"李先生"送文件的伙计学舌时的尾音,像极了。

 凌晨两点,顾宅书房的留声机"咔嗒"一声停下。

 顾承砚捏着钢丝录音带的手青筋凸起,沈佩兰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连人带本子一起烧。"

 "军统的人说,青龙二号是破坏行动。"苏若雪站在窗前,月光漏过纱帘落在她肩头,"但更要紧的是......"她翻出本《沪上商行名录》,里面夹着张"蓝调"酒吧的点酒单,"李先生的声音,和码头那个男人......"

 顾承砚猛地抬头。

 他想起上周三深夜,商会监听组在"蓝调"录下的对话——"李先生"替松本传话时,尾音总带着轻微的喉颤。

 他抓起桌上的放大镜,对着点酒单上的字迹看:"李先生"的签名,最后一笔挑得极长,和码头男人踢碎瓷片时,靴尖扬起的弧度,像极了。

 "去档案房。"顾承砚扯下领带,"调上个月'蓝调'的录音带。"

 苏若雪按住他的手腕。

 她的手还带着码头的潮气,却比他的更稳:"先布防。"她指向窗外,商会方向的路灯忽明忽暗,"他们要三日后动手,我们今晚就得让他们以为......"

 "以为总部早空了。"顾承砚笑了,笑得像刚撕开裹着糖衣的子弹,"明早让林怀远在《申报》发消息,说账册全搬去了闸北仓库。

 再让陈老板派二十个工人,在总部外围拉铁丝网——要粗的,锈的,看着像真防线。"他转身从保险柜里取出把勃朗宁,压上子弹推给她,"后半夜你去总部,真防线设在地下二层,钥匙在老胡头那。"

 苏若雪把枪塞进腰间的暗袋。

 她望着顾承砚眼底的血丝,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乱发:"你该睡会儿。"

 "等抓了'李先生'再睡。"顾承砚打开留声机,重新放上码头的录音带。

 男人的声音再次响起时,他的拇指停在"暂停"键上——那个轻微的喉颤,像根细针,正扎进他所有的布局里。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了两下又停住。

 苏若雪突然凑近留声机,睫毛在月光下投出细碎的影:"顾先生......你听。"

 男人的尾音里,除了喉颤,还混着极轻的"咔嗒"声——是怀表上弦的声音。

 而顾承砚永远记得,三个月前在松本商事的酒会上,"李先生"替松本戴袖扣时,腕间那只金怀表,上弦时会发出同样的"咔嗒"。

 书房的挂钟敲响三点。

 顾承砚起身拉开抽屉,里面整整齐齐躺着十二卷录音带,最上面那卷贴着标签:"蓝调酒吧·李先生·六月十五"。

 他指尖抚过标签,抬头时眼里有星火在烧:"明早,把这卷带子和码头的一起,送去军统。"

 苏若雪望着他的侧影,忽然想起今天下午在《申报》号外上看到的话:"真正的防线,不在铁丝网后,而在人心之间。"可此刻,她盯着那卷"李先生"的录音带,忽然觉得——有些人心,可能早被拆成了两半。

 一半在明处说"实业救国",另一半在暗处,替日本人上着怀表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