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山雨欲来,烽火未息(第3页)
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刚才翻到第三页时,一张被茶水洇过的密电从夹层里滑出,墨迹晕成模糊的"青龙计划...三日...沪"。
此刻她捏着那张纸,能感觉到纸背还沾着山田的血,"承砚,这里有个代号'青龙'的计划,时间...是三天后。"她抬头,目光穿过浮动的尘埃与他相撞,"他们可能没把底牌全亮出来。"
顾承砚的瞳孔缩了缩。
他想起现代教材里那些被篡改的工业数据——日本对中国的渗透从来不是单点爆破,而是精密的链式布局。"阿四,去码头。"他扯下西装搭在臂弯,露出里面束紧的衬衫,"若雪,你去法租界找罗律师,把上次谈的庇护协议签下来。"他突然攥住她的手腕,指腹蹭过她腕间那串母亲留下的翡翠串珠,"沈佩兰...上个月在闸北见过她的影子。"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
沈佩兰是三年前退婚风波里的关键人物,那个表面温婉实则勾结日特的苏家长女。
她记得当时在顾家祠堂,沈佩兰把退婚书拍在香案上时,袖口露出的樱花刺绣。"我知道。"她反握住他的手,翡翠串珠硌着两人交叠的掌心,"码头布防图在我包里,你带阿四看。"
顾承砚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说"等打完这仗,我们去苏州买间带院子的房子",但窗外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林怀远到了。
他松开手,把那份《实业救国:最后的防线》的草稿塞进她手里:"文章让林记者加个按语,就说'顾家绸庄愿做第一个转运点'。"
苏若雪抱着文件出门时,风掀起她月白衫子的下摆。
石板路上还凝着晨露,她踩过青石板的缝隙,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不是陈阿四的牛皮靴声,是更轻的布鞋,像猫爪垫擦过砖面。
她垂眸盯着自己投在墙上的影子,看见两个轮廓:一个是她抱着文件的瘦长身影,另一个在五步外,缩着肩,帽檐压得低低的。
她加快脚步,拐进法租界的梧桐巷。
老法桐的叶子在头顶沙沙响,漏下的光斑落在她脸上。
转过第三个拐角时,她突然停住——前面是死胡同,墙根堆着半人高的煤渣,墙头上晾着的蓝布衫被风吹得晃荡。
身后的脚步声也停了,空气里浮起一丝铁锈味,像刀鞘摩擦的金属气。
"苏小姐。"
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刻意压低的哑。
苏若雪慢慢转身,看见穿灰布短打的男人,面巾遮到眼睛,右手揣在怀里,凸起的形状像匕首柄。
风掀起他的衣角,她瞥见里面别着的日式军刀挂坠——和山田腰上那枚一模一样。
梧桐叶落在她脚边。
苏若雪把文件往怀里拢了拢,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她想起顾承砚今早说的"我们要做中国的血库",想起三天前在仓库里擦他手上血痂时,他说"若雪,你比我更懂怎么守"。
此刻她的指尖触到袖中藏着的黄铜算盘珠——那是顾承砚送她的,说"危急时能当武器"。
男人往前跨了一步,面巾下的眼睛闪着冷光。
苏若雪深吸一口气,踩着满地碎金般的光斑,后退半步贴紧砖墙。
她听见远处传来巡捕的警哨声,混着自己急促的呼吸,像两根绷紧的弦,随时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