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空楼探秘,真相初现(第3页)

 头顶传来梯子磕墙的闷响,他加快动作,直到摸到管道尽头的铁栅栏——用铁丝缠着,锈得发脆。

 他摸出银剪子,剪断铁丝的瞬间,天光"唰"地涌进来。

 "管道里没人!"下面传来喊叫。

 顾承砚翻上天台,风卷着梧桐叶扑在脸上。

 他扯下鸭舌帽按在头上,顺着防火梯往下跑,路过二楼时瞥见张巡长从七楼窗户探出头,两人目光相撞的刹那,他拐进消防通道,混进送煤工人的板车堆里。

 商会总部的留声机还放着苏若雪最爱的《天涯歌女》。

 顾承砚推开门时,她正踮脚擦书架顶层的《申报》合订本,月白旗袍下摆沾着墨点——定是刚才抄电报时碰翻了砚台。"承砚?"她转身,看见他西装后背的破洞,瞳孔猛地一缩,"你受伤了?"

 "没伤到肉。"顾承砚扯下外套扔在沙发上,从内袋掏出相机,"去把暗房的灯点上。"

 苏若雪的手指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相机时摸到他掌心的薄茧——和昨夜在密室摸锁芯时一样粗糙。

 她没多问,转身时裙摆扫过他裤脚,像片温柔的云。

 暗房红灯亮起时,顾承砚靠着门框看她:她低头显影的侧影,和三年前在顾家祠堂他第一次见她时重叠——那时她穿湖蓝衫子,替他挡住继母的耳光,说"少东家该读书,不是罚跪"。

 "周振南。"苏若雪的声音突然发紧。

 相纸在显影液里浮出字迹,她抬头看他,眼底像压着团火,"上个月他还捐了五百套学生装给育英小学,报纸上写'爱国义举'。"

 顾承砚摸出怀表,表盖内侧是两人去年在豫园拍的小照,苏若雪的笑比海棠还甜。"他捐学生装的钱,可能就来自香港汇丰的军港款。"他指尖敲了敲相纸,"把这些加密传给北平的陈教授,用我们上次编的丝绸术语代码——'杭罗'代表买办,'湖绉'代表资金链。"

 苏若雪点头,发梢扫过他手背。

 她转身时,顾承砚瞥见她后颈的小痣,和昨夜在安全屋她低头抄电报时一样。"若雪。"他突然叫住她,"如果......"

 "没有如果。"她转身,眼睛亮得像星子,"你说过,要让他们知道,顾家的绸子能绕地球三匝,顾家的脊梁也能撑住半片天。"

 深夜十一点,顾承砚站在商会顶楼的露台上。

 黄浦江的风卷着汽笛声扑来,他望着对岸日商纱厂的灯火,想起密室里那张标红的汇通码头地图——那里现在堆着顾氏绸庄的三十箱杭罗,本该三天前运去武汉。

 "少东家。"杂役老周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信箱里有封新信,没贴邮票。"

 顾承砚接过信,牛皮纸封面上的钢笔字力透纸背:"警告"。

 他捏着信封的手紧了紧,听见老周的布鞋声消失在楼梯口。

 月光漫过信封口,他突然想起张巡长在密室说的"老霍",想起霍夫曼每次见面时礼节性的微笑,想起苏若雪今早往他口袋塞薄荷糖时说"要小心带香水味的德国人"。

 风掀起信纸一角,露出里面半行字:"你已触及......"

 顾承砚的拇指按在封口胶水上,突然笑了。

 他望着对岸的灯火,把信收进西装内袋,那里还装着苏若雪今早塞的最后一颗薄荷糖,糖纸边角有她的针脚。

 "棋手?"他对着江风轻声说,"那便让他们看看,谁才是执棋人。"

 露台下的信箱在月光里投下细长的影子,仿佛一只张开的手,正等着接住明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