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黑影预警,风暴将临(第2页)

 顾承砚的拇指划过电报边缘。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露出墙根新贴的告示——那是他让人写的"抵制日货"传单,墨迹被晨露晕开,倒像朵绽开的墨梅。

 "备车。"他突然说,把电报收进抽屉最底层,那里还锁着顾氏绸庄的老账册,"去码头看看那三十箱杭罗。"

 苏若雪替他拿外套时,手指在他肩背轻轻一按。

 这是他们的暗号,意思是"我在"。

 顾承砚转身时,看见她耳后那颗小痣,和昨夜在安全屋抄电报时一样,在晨光里泛着淡粉。

 "等看完货。"他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突然笑了,"我要在商会宣布件事。"

 苏若雪没问是什么。

 她替他系好领扣,指尖擦过他喉结:"我信你。"

 走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商会的陈秘书跑过来,额角沾着汗:"少东家,李老板刚才让人送话,说要把仓库里的日商棉纱......"

 顾承砚已经走到楼梯口。

 他望着楼下慌乱的人群,想起昨夜信纸上的警告,想起照片里自己的影子——现在那些影子该换主人了。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背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支即将刺出的剑。

 当商会礼堂的红木桌椅被晨光擦得发亮时,顾承砚站在铺着蓝布的长桌前,用指节叩了叩面前的铜铃。

 “叮——”

 三十多位民族企业家的交谈声戛然而止。

 王理事刚端起的茶盏悬在半空,杯沿还沾着他刚才急出的汗;周振南的管家缩在角落,手指把缎面马褂的扣襻绞成了麻花。

 顾承砚扫视台下,看见李老板喉结动了动,像是要开口,又被他压下的目光逼回座位。

 “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宣布一件事。”他翻开手边的牛皮卷宗,封皮上“实业救国监察团”七个字是苏若雪用湖笔写的,笔锋里还带着昨夜显影液的冷意,“从今日起,由在座各位轮值主持监察团,监督行业资金流向。”他抽出第一份文件推向前台,“沪上十六家银行已签署协议,愿意配合审计。”

 台下炸开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王理事的茶盏“当啷”一声砸在桌上,溅湿了他新换的湖绉马褂:“顾少东这是……要查我们的账?”

 “查的是日商渗透的黑手。”顾承砚的目光扫过王理事发颤的指尖——那枚翡翠扳指正是上周日商松本商会送的见面礼,“诸位都是签过‘抵制日货同盟’的。”他顿了顿,声音突然放软,像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只是有人最近总往虹口跑,有人急着退掉法租界的宅子……”

 王理事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李老板“噌”地站起来,西装领口的金别针撞得叮当响:“顾少东这是信不过我们?我李某人的仓库连一颗日商棉纱都没有!”

 “那正好。”顾承砚从卷宗里抽出一张清单,“李老板的仓库编号是B - 17,明日监察团首站就去查。”他望着李老板骤然发白的脸,想起昨夜苏若雪抄来的密报——B - 17仓库后墙有个狗洞,专供日商棉纱深夜运入,“若真清白,查完了我亲自在《申报》给您登整版启事。”

 礼堂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苏若雪站在后排,指尖轻轻绞着帕子。

 那是顾承砚去年在苏州买的杭罗,绣着并蒂莲,此刻被她捏出褶皱——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可当她抬眼望向顾承砚时,眼底却浮着笑。

 “顾少东好手段。”角落里突然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周振南的管家扶着椅背站起来,袖口露出半截靛青缎子,“我家老爷说了,支持监察团。”他从怀里摸出一张支票拍在桌上,“这是周老爷捐给监察团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