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钟楼密会,盟友疑影(第2页)


 最后三个字像根细针,猛地扎进顾承砚的太阳穴。


 他刚要追问,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女子迅速退回阴影,斗篷一掀便消失在横梁后的暗梯里。


 顾承砚刚把地图塞进怀里,木阶上已经冒出巡捕的皮靴尖。


 \"什么人?\"手电筒的白光刺得他眯起眼。


 顾承砚扯了扯磨破的袖口,露出副惊慌的模样:\"官爷,我...我是来收旧家具的,听人说这楼里有老木箱子...\"


 巡捕的手电在他脸上晃了两圈,突然停在他怀里:\"揣什么呢?\"


 \"账本!\"顾承砚赶紧摸出怀里的铜钥匙晃了晃,\"收旧货的账本,您看这钥匙,开木箱用的...\"


 巡捕骂了句\"穷鬼\",踢开脚边的木箱转身下楼。


 顾承砚靠在墙上缓了半口气,怀表的小红灯还在闪——刚才的对话,苏若雪在弄堂口的无线电里应该都听见了。


 他摸出地图又看了眼明华大厦的标记,突然想起女子最后说的\"黑鸢尾\"。


 那三个字像团黑雾,在他脑子里翻涌。


 冯·霍夫曼的阴谋,怕是比他想的深得多。


 楼下传来巡捕的骂声渐远,顾承砚整理了下长衫,往楼梯口走。


 月光透过破窗落在他肩头,钟形阴影里,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今夜之后,该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顾承砚的布鞋碾过青石板时,后颈的汗毛又竖了起来。


 他贴着弄堂墙根走,每经过一盏路灯都要让影子先落半步——这是苏若雪教的反跟踪法子,今夜格外管用。


 方才钟楼外巡捕的脚步声还在耳边响,白鸦那句\"你身边有人是他们的眼线\"像根细铁丝,正绞着他的太阳穴。


 安全屋的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昏黄的光。


 他抬手叩了三下,停顿两秒再叩两下——这是和苏若雪约的暗号。


 门开的瞬间,樟木香裹着热毛巾的湿气涌出来,苏若雪的手先伸出来攥住他手腕,指尖凉得像浸过井水:\"我在无线电里听见巡捕上楼了。\"


 她穿着月白棉衫,发梢还沾着雨星子,显然刚从外面回来。


 顾承砚反手握住她的手,把冻僵的指节往她掌心贴:\"白鸦说冯·霍夫曼在策划'黑鸢尾',要制造金融恐慌逼走民族企业。\"他从怀里摸出牛皮纸包,地图边角被雨水洇出褶皱,\"她还说......\"


 \"说我们内部有眼线?\"苏若雪接过地图的手顿了顿,烛火在她眼底晃出细碎的光,\"我猜到了。\"她转身拉开抽屉,取出放大镜和铅笔,\"下午账房查货时,本应在苏州河码头的三十匹杭绸,突然改运到了十六铺。\"她用铅笔在地图上明华大厦的标记旁画了个圈,\"货单上的签名是陈叔,但陈叔说他根本没见过这张单子。\"


 顾承砚的背蹭到墙,墙皮簌簌往下掉。


 陈叔是顾老爷最信任的老伙计,跟着顾家三十年,上个月还替他挡过日商派来砸店的混混。


 他摸出怀表打开,录音器的小红灯已经灭了,里面存着白鸦的声音:\"小心那个最信任你的人。\"


 \"若雪,\"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如果有一天......\"


 \"不会有那一天。\"苏若雪打断他,手指覆上他手背,\"我查过白鸦的线索。


 她右耳缺了小半,三年前法租界有桩悬案——巡捕房档案里写着,瑞士商团的翻译小姐在码头失踪,失踪前最后接触的是冯·霍夫曼的手下。\"她翻开一本旧报纸,头版照片里的女子穿着墨绿旗袍,右耳坠着颗珍珠,\"这是《申报》三年前的社会新闻,标题是《商团翻译离奇失踪,疑涉鸦片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