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白鸦真容,暗网浮出(第2页)


 他看见亨利的脸在水晶吊灯下泛着潮红,领带歪到锁骨,活像只灌了酒的火鸡。


 隔壁桌的日商松本眯起眼,指尖在桌布上敲出摩斯密码的节奏——那是\"警惕\"的意思。


 散会时,顾承砚借递名片的机会,将张写着\"今晚十点,外白渡桥\"的纸条塞进亨利掌心。


 亨利醉眼朦胧地捏了捏,打了个酒嗝:\"顾先生够朋友!\"他踉跄着往外走,西装后襟沾了块茶渍,像朵蔫掉的红玫瑰。


 \"该去接若雪了。\"顾承砚摸出怀表看了眼,表盖内侧的夹层还留着林文昭胶卷的焦味。


 他转身时,瞥见松本站在楼梯口打电话,听筒贴在耳边,嘴型分明是\"沈清澜\"。


 黄包车穿过霞飞路时,暮色正漫过屋顶。


 顾承砚掀开布帘,看见苏若雪站在绸庄门口,穿月白斜襟衫,手里攥着份《申报》——头版标题是\"德国领事馆明晚举办招待晚宴\"。


 她抬头时,路灯正好亮起,将她的脸照得透亮,眼里有簇小火苗在跳:\"顾郎,我昨日去申报馆送账册,听见说晚宴要请上海有名的记者...\"


 顾承砚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跳下黄包车,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指腹擦过她耳后新点的胭脂——那是他今早出门前,她缠着他点的。\"若雪...\"他刚开口,她就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报纸:\"我记得你说过,记者证的钢印,和商务印书馆的排版机最像。\"


 晚风卷起她的衣角,露出里面藏着的记者证外皮。


 顾承砚望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昨夜破译胶卷时,她用算盘珠当砝码,说\"算珠能拨乱账,也能拨乱局\"。


 他伸手替她系紧领口的盘扣,声音轻得像落在瓦当上的露水:\"明晚,我在领事馆外等你。\"


 苏若雪的笑容更深了。


 她将报纸折起,露出第二版的小广告——\"新月照相馆,证件照立等可取\"。


 远处传来电车的铃铛声,她踮脚在他耳边轻声道:\"记得让阿福把排版机擦干净。\"


 暮色里,两人的影子渐渐重合,像两株并蒂的莲,根须在地下缠得更紧了。


 ### 第196章 暗宴与仓


 霞飞路的暮色还未褪尽,德国领事馆的铁艺大门已挂起两盏羊角灯。


 苏若雪的皮鞋跟叩在青石板上,每一步都像敲在自己心跳上——月白斜襟衫外罩着的灰呢子大衣口袋里,记者证硬壳硌得大腿生疼。


 她抬脸对门卫笑,喉间泛起昨夜顾承砚替她点胭脂时的温度:\"申报馆的陈小姐临时发烧,我替她跑个场。\"


 门卫的手电光扫过证件钢印,光斑在她眼尾跳了跳。


 苏若雪想起今早阿福擦得锃亮的排版机——铅字压出的\"申报\"二字,连油墨晕染的弧度都和真证分毫不差。


 门卫\"咔\"地收了手电:\"进去吧,记者席在东厅。\"


 宴会厅的水晶灯刚亮起,银器相击的脆响里,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绕过端香槟的侍应生,目光扫过人群——穿墨绿裙的女子正站在留声机旁,短发在灯光下泛着栗色光泽,正是报纸上的沈清澜。


 \"沈小姐这半年在柏林可还习惯?\"穿条纹西装的商人举着酒杯凑过去。


 沈清澜端起茶盏抿了口,笑意在镜片后若隐若现:\"倒学了些新东西。\"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随身的鳄鱼皮手包,苏若雪的呼吸一滞——那动作和胶卷上\"白鸦需确认七人组\"的批注字迹,连腕骨的弧度都像一个模子刻的。


 她攥紧大衣口袋里的微型相机,假装整理发梢,镜头对准沈清澜的手包。\"咔\"的轻响被留声机里的爵士乐盖过,取景框里却突然映出半张纸片——\"明华大厦307,14:00-16:00\"。


 苏若雪的心跳漏了一拍,正欲再按快门,身后突然响起低语:\"今晚八点,老码头仓库,白鸦要见你。\"


 声音像片薄冰擦过耳后。


 她猛地转头,只看见穿黑西装的背影闪进走廊。


 宴会厅的暖气突然变得灼人,苏若雪摸出帕子擦汗,帕角的并蒂莲被手心的汗浸得发皱——那是顾承砚亲手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