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亮,顾承砚蹲在法租界爱多亚路的墙角,水蓝色工装裤的膝盖处沾着水泥灰。

 他仰头望了眼对面那栋三层高的旧楼——原属英资汇通银行的招牌早被拆了,斑驳的大理石墙面爬满青苔,倒像块被人啃剩的老面包。

 "顾少?"身后传来极轻的唤声。

 苏若雪站在梧桐树影里,月白竹布衫外罩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底隐约露出半卷油纸。

 她鬓边的珍珠簪规规矩矩别着,发尾却沾了片梧桐絮——和昨夜不同,这次是故意的。

 顾承砚摸了摸工装裤口袋里的起子,朝她使了个眼色。

 两人一前一后绕到楼侧,生锈的铁门"吱呀"一声被他推开,霉味混着潮土气涌出来。

 "密码表在油纸包里。"苏若雪的手指擦过他掌心,竹篮递到他怀里时,油纸窸窣作响,"我今早去邮筒取的,夹层里还有这个。"她摊开手掌,掌心里躺着半枚铜钥匙,齿痕深浅不一,"我娘的笔记写着,'真正的资本不在账上,在钥匙里'。"

 顾承砚的指腹蹭过钥匙,凉意顺着血管往上爬。

 他想起昨夜苏若雪藏在身后的手——指腹的铜绿不是邮筒蹭的,是她用指甲抠开邮筒缝隙时刮的。

 这个总把情绪藏在温软笑意里的姑娘,原来早把危险当算盘珠子拨得透亮。

 "跟紧我。"他将钥匙塞进工装裤最里层的暗袋,顺着维修通道往下走。

 水泥台阶上结着蛛网,手电筒光束扫过墙根,隐约能看见褪色的箭头——和地图上的红圈完全重合。

 下到地下三层时,苏若雪的鞋跟磕到块凸起的砖。

 顾承砚反手拽住她手腕,掌心触到她袖底藏着的剪刀柄——和绸庄里裁布料的剪刀一模一样,刃口磨得发亮。

 "到了。"他停在面青砖墙前。

 手电筒照过去,砖缝里嵌着道极细的铜线,"这面墙是空的。"

 苏若雪将油纸包里的密码表展开。

 泛黄的纸上列着三行数字,最下面用钢笔写着"汇通银行1932年密钥"——和刘先生查的十年前德资金库记录对上了。

 顾承砚掏出起子撬砖,第三块砖下露出个铁盒。

 他用钥匙插进锁孔,"咔嗒"一声,铁盒里掉出张纸条:"密码在你脚下。"

 苏若雪蹲下身,指尖拂过地面的方砖。

 每块砖角都刻着极小的数字,她的手指在第七块砖上顿住:"7-15-23,和密码表第一行吻合。"

 顾承砚按她指的位置敲了三下,墙面突然发出"嗡"的轻响。

 两人后退两步,青砖墙缓缓向一侧滑开,露出半人高的铁闸门。

 "该你了。"苏若雪将密码表递给他。

 顾承砚的手指在铁闸的转盘上飞转,现代密码学知识混着记忆里的银行保险库操作流程——顺时针三圈到15,逆时针半圈到7,再顺时针一圈到23。

 "咔"的一声,铁闸开了。

 霉味更重了。

 顾承砚的手电筒扫过金库,整面墙的保险柜空着,水泥地面落满灰尘,连个指纹都没有。

 他的心跳突然快起来——匿名信说这里藏着"曙光行动"的启动资金,可眼前连块银圆都没有。

 "看墙角。"苏若雪的声音发颤。

 手电筒光束下移,墙角的水泥里刻着一行小字:"当你找到这里,说明你还活着。"字迹歪歪扭扭,像用刀尖划的,却让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是林芷兰的记号,三年前他在苏州河沉船里见过同样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