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旧雨重逢,隐线浮现(第3页)
厅门“吱呀”一响。
苏若雪提着青瓷食盒站在门口,月白缎面袄子沾了点晨露,发间银簪晃着细碎的光。
她扫过两人紧绷的神情,脚步微顿,却还是走了进来:“顾先生,我怕您饿,带了蟹粉汤包。”她将食盒放在案上,抬眼时目光掠过李仲衡发红的眼眶,“方才在门外听了几句。如今‘曙光行动’虽以商会名义进行,实则与当年‘光复社’理念一致。”她指尖抚过名单上“实业救国”的批注,声音轻却有力,“若您愿意加入,我们将有更大的力量去抗衡日伪势力。”
李仲衡松开顾承砚的手,抬头看苏若雪。
晨光透过竹影落在她脸上,把眼底的坚韧照得透亮——像极了林芷兰当年在街头发传单时的模样。
他突然笑了,笑得喉间发出轻响:“顾家少东家好福气。”他转向顾承砚,笑容渐收,“我可以提供资金和人脉支持。”他指节叩了叩檀木匣,“但我有个条件——你们必须清除所有隐藏在商会内部的叛徒,哪怕是最亲近之人。”
顾承砚的呼吸一滞。
赵掌柜前日突然要把绸庄生丝卖给日商的反常,孙理事总挂在嘴边的“少东家有魄力”的恭维,此刻像针一样扎进脑海。
他喉间泛起铁锈味:“您……知道是谁?”
李仲衡没有回答。
他起身走向墙上的老照片,手指抚过青年颈间的蓝白围巾——那是林芷兰亲手织的,和苏若雪腕上的茉莉香丝帕同色。
“我知道,有些人的背叛,比刀剑更致命。”他转身时,目光像把淬了冰的刀,在顾承砚脸上停了片刻,“小顾先生,你以为自己看清了棋盘?不,你只是摸到了边角。”
苏若雪伸手按住顾承砚微颤的手背。
她的掌心暖得像团火,烫得他想起昨夜在账房核对账目时,她凑过来看算盘的呼吸——“少东家,这里要加三个零。”此刻她轻声道:“我们回商会。”
顾承砚点头。
他接过李仲衡递来的铜钥匙,金属凉意顺着掌心窜进血管。
老仆送他们到门口时,他回头望了眼正厅——李仲衡正对着照片说话,声音轻得像叹息:“阿兰,阿平,他们要走的路,比我们当年更难啊……”
出了福康里,梧桐叶上的露珠滴在苏若雪的油纸伞面,“滴答”作响。
顾承砚摸出铜钥匙在阳光下照了照,齿痕清晰如刀刻。
“若雪,”他声音发哑,“赵叔前天突然要把生丝卖给日商,是不是早有端倪?”
苏若雪没说话。
她解开腕上的丝帕,轻轻包住他的手。
茉莉香混着晨雾漫进鼻腔,她仰头看他,眼尾微挑:“不管是谁,我们查。”
顾承砚望着她被晨雾染湿的睫毛,突然想起李仲衡的话——“有些人的背叛,比刀剑更致命”。
他握紧丝帕里的钥匙,加快了脚步。
身后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他转头对苏若雪道:“回商会,我要立刻召集核心成员。”
苏若雪应了声,伞面微微倾斜,替他挡住头顶飘落的梧桐叶。
两人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老长,渐渐融进法租界的晨光里。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街角,穿灰布长衫的身影缩了缩脖子,摸出怀表看了眼——七点三刻,该去汇中饭店送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