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虚实交织,舆论反制

 顾承砚站在商会顶楼的落地窗前,晨雾漫过玻璃,将汇丰银行方向的警笛声滤得有些模糊。

 他解下浸透汗渍的西装外套,指尖触到内袋里那枚监听器,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那是昨夜在通风管道里与阿文背靠背挤了两小时的证据。

 "顾先生。"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

 他转身时正看见她将牛皮纸包轻轻放在檀木桌上,月白旗袍的袖口沾着几点水痕,该是跑上楼时被廊下的绿萝叶尖滴的。

 纸包摊开,是件湖蓝暗纹衬衫,领口还别着枚并蒂莲领针——他今早别在她衣襟上的那枚,此刻又回到了自己的衣物上。

 "若雪。"他伸手碰了碰她发间翘起的碎发,"手凉。"

 苏若雪低头替他理着衬衫领口,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阴影:"账房的炭盆熄了,我又急着给您熨衣服......"话没说完就被他抽走了手,他将她的指尖按在自己温热的掌心里,另一只手从西装内袋摸出个油纸包——是街角阿婆的糖粥,还裹着粗布保温。

 "先吃。"他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碎什么,"吃完再整理记录。"

 苏若雪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有星子落进去。

 她记得三天前他提过巡捕房门口的糖粥甜得合口,原以为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竟记到现在。

 她捧起糖粥时,油纸窸窣作响,混着粥香飘起来,恍惚又回到小时候,父亲在她病榻前喂甜汤的模样。

 "《沪市清算计划》的关键词要标红。"顾承砚走到书桌前抽出张报纸,指节叩了叩头版"日商纱厂扩产"的标题,"涉及的企业名单......"他顿了顿,从袖中摸出支铅笔在报纸空白处画了个圈,"剔除顾氏、苏记这些明面上的关联,剩下的用代号。"

 苏若雪咬着银匙点头,糖粥的甜在舌尖化开,却压不住心里的紧。

 她知道他要做什么——昨夜从汇丰银行地下保险库顺来的监听记录里,藏着日商与汉奸签署秘密协议的铁证,但直接曝光等于把所有线人推到枪口上。

 匿名信,是最安全的引信。

 "阿福在楼下等。"顾承砚忽然望向窗外,黄包车夫的铃铛声正从街角传来,"他会把信分送到《申报》《字林西报》,还有法租界的《中法新汇报》。"他转身时,晨光刚好漫过他的肩,将眉骨的阴影切成两半,"要让英国人、法国人都闻到血腥味,工部局才会动。"

 苏若雪放下糖粥碗,取出随身携带的铜钥匙打开账房专用的檀木匣,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信笺。

 她抽出最上面那张,笔尖悬在纸页上方足有三秒,才落下第一笔——"敬启者:沪上有不法之徒与东洋人暗通款曲,欲以《沪市清算计划》操控金融......"

 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顾承砚掀开窗帘一角,看见阿福正扯着个灰布衫的年轻人往偏门走,那年轻人袖口沾着茶渍,是四马路"春风楼"的说书先生。

 他摸出怀表看了眼,七点一刻——比计划早了一刻钟。

 "去把阿文叫来。"他对苏若雪说,声音里添了丝锐度,"让他带三个人去霞飞路,盯着《日日新闻》的报童。"

 苏若雪刚应了声,楼梯口就传来青鸟的声音。

 他不知何时换了身旧学生装,领口松松垮垮,手里提着个油渍斑斑的食盒,倒像哪家米行的伙计。

 顾承砚注意到他袖口翻折处有块新鲜的墨迹,该是刚伪造完协议副本。

 "日侨报社的门卫换班了。"青鸟把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里面码着六份用报纸包着的"点心"——每份报纸里都裹着半张《沪市清算计划》的复印件,关键处用红笔圈着"中方企业配合"的字样,"老周头去买烟了,我塞了包哈德门在他抽屉。"

 顾承砚捏起份复印件对着光,纸张边缘的毛边还带着裁纸刀的痕迹,油墨味里混着股淡淡的松节油气息——是用日侨报社自己的印刷机印的,完美。

 他抬头时,青鸟正望着苏若雪手中的信笺,目光在"清算计划"四个字上顿了顿,又迅速移开。

 "该走了。"青鸟提起食盒,转身时又补了句,"他们今早会登篇《中方企业蓄意破坏沪市稳定》的报道。"他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子投进静潭,荡开层层涟漪。

 顾承砚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

 窗外,阿福的黄包车已经出发,车篷里鼓着个布包——是那封匿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