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禅房密语,旧人真相(第3页)

 是那些被埋在窑里的忠骨!

 “我让人查了工部局档案。”苏若雪的声音里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二十六年九月,有批‘江南织造’的丝绸货单被取消,收货人正是云岭村。承砚,那批货根本不是丝绸,是……”

 “是火药引信的包装纸。”顾承砚脱口而出。

 他想起林芷兰总说“丝绸要织得密实才不透水”,想起她改良的提花机经线密度比寻常高两倍——原来不是为了绸缎好看,是为了包火药不潮!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苏若雪低低笑了声,带着几分酸涩:“我刚把这些信息加密发你了。也许她不是躲起来,而是……”

 “而是无法回来。”顾承砚替她说完,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

 林芷兰若活着,怎会让老僧人带话?

 若死了,这地图又怎会保存得如此完整?

 “顾先生!”青鸟突然撞开半掩的门,短刀鞘磕在门槛上发出闷响,“码头那边传来消息,老九的船改道去吴淞口了!弟兄们说再不去截,他就要带着联络簿出黄浦江了!”

 顾承砚将地图折成四叠,塞进贴胸的暗袋。

 他望着青鸟泛红的耳尖——这小子总爱把刀鞘撞得山响,其实是急得手心冒汗。

 “急什么?”他指尖摩挲着暗袋里的地图,声音轻得像在哄人,“我们要让他自己来找我们。”

 青鸟的刀鞘“当啷”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时,额角的青筋跳得飞快:“您不是说要收网吗?老九要是跑了,日特在军统的线就断了!”

 “断不了。”顾承砚走到禅房窗前,望着檐角垂落的铜铃被风吹得摇晃,“老九要的不是联络簿,是林芷兰的遗物。”他转身时,眼底的光像淬了冰,“去大牢提那个前天抓的日特,给他松绑,塞块糖——就说‘顾少东家有林芷兰的东西,想要就来谈’。”

 青鸟的手在刀鞘上停了半刻,突然咧嘴笑了:“明白!我这就让人在法租界放风,说您怀里揣着林姑娘的血书!”

 老僧人站在佛龛前,望着顾承砚的背影,轻声念了句“阿弥陀佛”。

 晨钟从山脚下传来,顾承砚摸出苏若雪塞的桂花糖,糖纸边缘的锯齿还硌着掌心——和地图上云岭村的墨迹一样,都是刻进血肉里的记号。

 他踩着青石板往山下去,青鸟的脚步声在身后响得急促。

 路过放生池时,顾承砚突然停住,望着池里游弋的红鲤,低声道:“林芷兰,你留的地图,到底是要我找什么?是兵工厂的遗址,还是……”

 风卷着经幡的声音盖过了后半句。

 他摸出怀表,苏若雪发来的加密情报正在闪烁,最下方附着一行小字:“云岭村附近有座废弃的石灰窑,烧窑的砖上刻着‘顾记’二字。”

 顾承砚的指尖在屏幕上悬了片刻,最终按下删除键。

 他抬头望向寒山寺的飞檐,阳光正穿透檐角的铜铃,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苏若雪昨夜在商会画的《民族资本安全协议》上,那些被红笔圈住的“反渗透条款”。

 “青鸟,加快去码头的脚步。”他转身时,嘴角扬起极淡的笑,“今晚商会晚宴,我要让全上海的买办都听见——顾某人手里,有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山风掀起他的长衫下摆,暗袋里的地图被吹得窸窣作响。

 云岭村那三个字,正隔着布料,一下一下,撞着他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