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叶脉里的歌谣(第3页)
念初的琴音猛地一顿!他惊讶地睁开眼,循声望去,看到爸爸膝上的古琴,看到爸爸指尖下流淌出的、与他琴音同源却更加深沉辽阔的旋律。爸爸没有弹奏新的曲子,只是在重复他刚刚弹出的那几个简单的音!但那声音却如此不同,如此厚重,像温暖的土壤,稳稳地承托着他这只初飞的雏鸟。
一种奇异的、被深深理解和接纳的巨大感动,如同暖流瞬间冲垮了念初心头所有的壁垒。他小小的身体微微一颤,眼眶瞬间发热。他没有停下,反而像是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深吸一口气,指尖再次落向自己的琴弦。这一次,他的琴音不再犹豫,带着一种找到依靠般的安心和更加明亮的雀跃,再次奏响那几个属于他的音符:“叮…咚…沙——!”
童稚的清音再次响起,依旧简单,依旧跑调,却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纯粹的快乐。
顾言的指尖随之而动。他没有覆盖儿子的琴音,而是巧妙地错开半个节拍,用更加浑厚、更加悠长的散音,再次复现那个旋律片段。他的琴音仿佛化作了庭院里那棵古老银杏树的低语,化作了脚下这片深沉大地的脉搏,稳稳地承托着、应和着、引导着那稚嫩的新声。
于是,暮色渐浓的庭院里,两股琴音交织流淌。一股是念初清亮稚嫩、断断续续却充满赤诚的童声,像初生的小溪,在石缝间跳跃奔流;另一股是顾言低沉浑厚、悠远深沉的应和,像月光下宁静深邃的湖泊,包容万物,指引方向。稚嫩的“叮咚”与浑厚的“沙——”此起彼伏,时而重叠,时而呼应。念初的琴音是自由奔放的探索,顾言的琴音是沉稳如山的守护。这不成调的合鸣,没有复杂的乐章,却比任何完美的演奏都更动人心魄。它超越了音符本身,是两颗心跨越年龄与技艺的鸿沟,在守护同一株生命的共鸣点上,发出的最原始也最深刻的交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星晚早已放下了相机。她倚着门框,静静地看着,听着。暮色模糊了丈夫和儿子的轮廓,却让那两股交织的琴音更加清晰地直抵心底。一股温热的湿意悄悄漫上她的眼眶。她仿佛看到,无形的根须在琴音中缠绕得更加紧密,稚嫩的叶脉在老树深沉的回响中舒展得更加坚韧。
夜风渐凉,星子悄悄爬上深蓝的天幕。念初小小的手指终于感到了疲惫,琴音渐渐微弱下去。顾言的应和也随之放缓、收拢,最终化作一声悠长低沉的泛音,如同大地沉睡前的最后一声叹息,温柔地包裹住儿子琴音的余韵,一同消融在无边的夜色里。
庭院重归寂静,只有风铃在星辉下发出细碎的“叮铃…沙…”。念初抱着自己的小琴,小脸在星光下泛着运动后的红晕,大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倾诉后的巨大满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深刻理解的安宁。他望向爸爸,顾言也正看着他,深邃的眼眸在夜色中温润如墨玉,带着无声的赞许和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没有言语。星光温柔地洒落,笼罩着庭院,笼罩着那株在夜色中悄然积蓄力量的小苗,也笼罩着石阶上怀抱古琴的父子。守护的叶脉里,流淌出了第一支属于守护者自己的、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歌谣。这歌谣无需乐谱,它的旋律刻在每一次心跳里,刻在每一寸共同守护的暖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