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霜降帖(第3页)
道夫心口旧疤突地灼痛。补丁衣衫被撕开的裂口处,通风口状的疤痕正涌出琥珀色树脂——那树脂遇霜即凝,在祖祠焦土上塑出菌窑微缩模型。窑身通风口的铁栅纹路,竟与阿梨蓑衣针尖挑着的血线严丝合缝。
“你爹葬身山洪那夜…”瞎子婆婆的盲杖尖忽然戳向模型。杖头血藤须缠住通风管,管壁菌斑遇热剥落,露出阴刻的广生堂徽记。无人机螺旋桨卷起的炭灰扑落模型,灰屑里浮出半张泛黄照片:开发者父亲持地质锤击碎苗寨神碑,锤头沾着的翡翠泥浆正滴入毒泉源头。
毒泉眼塌方声震裂教室窗霜。阿梨钢笔尖戳破的温泉管道图上,墨迹在破口处洇成宣统年押票:“典童男十名充窑工,抵菌债二百斤”。前排男生递来的烘柿饼草纸背面,开发者标注的泉眼位置忽生变化——红圈死死锁住道夫家祖坟。
“通风口连着坟脉!”道夫柴刀柄猛地砸向课桌。冻硬的麦芽糖块迸裂,糖心翡翠菌膜显影:开发者祖父撬开道夫曾祖棺木,将菌种注射进骸骨掌骨。骸指关节处嵌着的半枚银顶针,针眼内壁“安”字缺角,正与阿梨怀中顶针残片重合。
月夜冰潭忽泛磷光。铜匣内茶山图的水系暴涨,翡翠菌流沿血管状沟渠漫向温泉管道图。阿梨踏冰奔向潭心时,百具骸骨突昂首,颌骨开合间喷涌的浓雾里裹着光绪年契书:“丙辰霜降,以童男髓炼菌”。开发者老者的貂皮大衣被雾霭缠住,菌丝正吞噬他耳后疤痕——那疤痕形状竟与苗寨驱蛊铜铃严丝合缝。
道夫怀中玉佩骤射银光。光柱刺穿浓雾刹那,冰面下轰然升起炼菌窑全貌:窑口陶瓮堆里沉着一具少年骸骨,腕骨套着绞断的铁链,链环刻着“山道夫祖父名讳”。
晨光撕破雾霭时,菌窑轰然倾颓。阿梨立在废墟前,新铸茶剪刃口寒光凛冽。道夫将黄铜钥匙插入窑基锁孔,锁簧弹开处涌出乾隆年苗汉血契:“赠茶山于苗,永世护菌”。
开发商越野车在盘山道突熄火,车窗菌丝游走成《赎地谣》终章:“菌尽则山归”。晒谷场西头的红线桩噼啪爆裂,桩内钻出的血藤绽开蓝花,花瓣托着道夫祖父的银顶针,针眼内“安”字终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