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庙未立,刀先响

夜色如墨,将成都城郊的一座废弃驿站吞噬得只剩一个模糊的轮廓。

 驿站内,一豆灯火摇曳,映着关兴沉肃如铁的面容。

 他面前的桌案上,静静地躺着一块刚从泥土中取出的残石,石上的湿泥还散发着一股新鲜的土腥气。

 风尘仆仆的周平——周仓的后人,一位身手矫健、眼神锐利的汉子——正低声汇报着他潜入成都新庙地基的发现。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如锤,敲在关兴紧绷的神经上。

 “少主,这石头是从主殿正下方的地基深处挖出来的,一共九根这样的石柱,呈九宫之势排列。属下撬下这块残片时,差点惊动了守卫的禁军。”

 关兴的目光没有离开那块石头。

 石上刻着八个字:“锁龙镇武,归心正统”。

 字迹雄浑,笔走龙蛇,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霸气。

 这笔迹,他太熟悉了,与父亲珍藏的、先主刘备亲笔所书的《诫子书》拓本,如出一辙。

 更让他心头一沉的是,在残石的断口处,隐约可见内嵌的、比发丝还要纤细的金属纹路,构成了一个微缩的符文阵列。

 这正是当年蜀汉专为皇室服务的“御制符箓局”的独门手笔,其核心技术早已失传,只在少数秘闻中有所提及。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形。

 这绝非简单的建庙祭祀。

 刘氏后人,竟是要以这九根石柱为钉,将整个成都平原的地脉锁住,再借由祭拜“汉寿亭侯”之名,汇聚天下万民的香火愿力,以此为引,重铸那个传说中能将天下武者意志尽数纳入皇权天命之下的“武极门”!

 他缓缓伸出手指,用锋利的指甲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微型符阵的边缘。

 就在接触的瞬间,他识海深处那枚与生俱来的“道源之纹”骤然一烫,一股尖锐的刺痛贯穿神魂!

 这股痛楚带着一种被压制、被禁锢的警告,仿佛天生高飞的雄鹰,被人用铁链锁住了翅膀。

 父亲……当年你是否也感受过这种滋味?

 关兴猛地收回手,眼神中的寒意几乎能让驿站内的空气结冰。

 刘备觊觎父亲的武道机缘,如今他的后人,竟想用更阴险的手段,将所有武者的尊严与自由,都变成刘氏江山的垫脚石。

 当夜,关兴在关家祖祠召集了一场秘密议事。

 祠堂里没有高官显贵,来的都是附近村寨里最普通的人——满手老茧的农夫、臂膀粗壮的匠人、还有几个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兵。

 他们是关家数代以来庇护的子民,也是这片土地上最坚韧的根基。

 青龙偃月刀就静静地立在关兴身旁,冰冷的刀锋在烛火下泛着幽深的光。

 “他们说,给俺们的老爷——汉寿亭侯修庙,是天大的恩典,是敬重忠义。”一个脸上刻满风霜的老农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可俺不懂,为啥这庙里供奉的,是个穿着朝服、面带微笑的官老爷,而不是那个骑着赤兔马、手握青龙刀的关将军?”

 “说得对!”一个铁匠接过了话头,他蒲扇般的大手攥得咯吱作响,“朝廷发的告示上,只讲‘君恩如山,臣节似水’,俺寻思着,这忠义二字,难道就是给皇帝磕头吗?俺们铁匠打铁,护的是家,卫的是邻,这算不算忠义?”

 一个断了臂、独眼的老兵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满是血丝:“俺爹跟着老将军守荆州,为的是一口气,为的是‘义’字当头!可这新庙里,只字不提麦城血誓,句句不离‘君恩’浩荡!他们这是要天下人忘了,关将军是为何而死!俺们拜的,到底是关将军,还是那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