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庙未立,刀先响(第3页)

 祭台之下,百姓们窃窃私语,他们心中所念,脑中所想,早已是那些无名碑上鲜活的身影,而非庙中那尊涂着金粉、毫无生气的泥塑“汉寿亭侯”。

 庙中香火断绝,深埋于地底的九根石柱,瞬间失去了力量的源头,成了无根之木。

 那座蓄谋已久的“锁龙镇武”大阵,在启动的瞬间便宣告失败。

 就在当夜,子时。

 一道鬼魅般的身影,避开了所有禁军的耳目,如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新庙的地基深处。

 关兴立于九根石柱的中央,感受着阵法中传来的虚弱与混乱。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腕一翻,青龙偃月刀应声而出。

 刀锋,如一道划破暗夜的闪电,精准地刺入了主柱的核心。

 他没有注入毁灭性的力量,而是反向催动了识海中的“道源之纹”。

 霎时间,一股沛然莫御的吸力从刀身传来,仿佛要将他的神魂都抽干。

 但他没有抵抗,反而将这股力量引导、扭转,化作一道奔流,沿着地底九根石柱组成的阵法经络,逆向奔涌!

 这不是摧毁,而是转化!

 “锁龙阵”的禁锢之力,在他的引导下,被强行扭转为一股生生不息的滋养之力。

 他要将这座本用于禁锢的阵法,变成一座反哺万民的“启民阵”!

 地脉中被压抑的力量,顺着被逆转的阵法,如温润的春雨,悄无声息地反哺向周边的每一个村落,每一片田地。

 次日清晨,成都城内外的百姓们惊骇地发现了一桩神迹。

 那座刚刚落成、香火不兴的汉寿亭侯庙,其基座延伸出的九个方位上,九根巨大的石柱顶端,竟在一夜之间,生出了一簇簇鲜嫩欲滴的青色嫩芽!

 这前所未见的情景,被百姓们视为天降祥瑞,是土地神灵的恩赐。

 他们纷纷前来祭拜,焚香祈福,却不知他们所拜的,并非庙里的神像,而是被关兴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武道信念与大地之力。

 城外的一处山岗上,关兴迎风而立,遥遥望着那座已经沦为普通祠堂的宏伟庙宇,以及周围络绎不绝、满脸虔诚的百姓。

 他将青龙刀收回鞘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轻声自语:

 “你们想用香火锁人,我便让香火……烧了你们的锁。”

 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去,将这桩事彻底了结之时,腰间的青龙偃月刀刀镡处,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他诧异地垂首看去,只见那枚自父亲传承下来、不知是何材质的金色部件,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缓缓地自行旋开了一道缝隙。

 缝隙中,露出一截温润的玉简。

 关兴小心翼翼地取出玉简,只见上面以血为墨,刻着一行熟悉的狂草笔迹,正是父亲关羽的亲笔!

 “刘备用情义缚我,我以死全名;你若见其魂不散,可往巫山——昔年白帝托孤之地,有他未烧尽的执念。”

 关兴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父亲的遗言?

 这怎么可能!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巫山,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一座早已荒废的白帝城行宫内,四壁漏风,蛛网遍结。

 然而,就在这片死寂的废墟正中,一盏青铜长明灯竟无风自动,灯焰猛地一蹿,由豆点大小化作拳头一般。

 幽绿的火焰中,缓缓浮现出一张模糊而威严的帝王面容,双唇翕动,吐出两个仿佛来自亘古的字眼:

 “……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