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御前论财政(下)
精舍内的龙涎香似乎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严嵩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上。
嘉靖的问题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众人头顶——"谁是奸臣?"
严嵩缓缓抬头,银白的须发在烛光中如同覆了一层薄霜。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仙鹤补子,声音沙哑却沉稳:"回皇上,都是为国效力...这里没有奸臣。"
嘉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扬了扬,拂尘轻摆:"严卿此言,倒让朕想起太祖训诫——'为君难,为臣不易'。"他忽然长叹一声,道袍广袖如云般垂落,"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唯各位齐心勉力,方可勉为其难。"
这声叹息像把钝刀,轻轻卸去了殿内紧绷的气氛。
严世蕃的独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高拱紧握的拳头也不自觉松开了些。
严嵩突然伏地叩首,额头触地的声响在寂静的精舍内格外清晰:"皇上圣明。老臣斗胆,有本上奏。"
"说。"嘉靖的拂尘指向严嵩,宽大的袖口带起一阵带着丹药气息的风。
严嵩直起身时,整个人仿佛突然年轻了十岁。
他枯瘦的手指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动作沉稳如抚琴:"禀皇上,胡宗宪镇守的东南倭患已经渐渐平息,加之九边的三市分立,全赖圣上之德。"他翻开奏折,声音忽然提高,"今年的军费可缩减三成!"
高拱猛地抬头,浓眉下的眼睛瞪得滚圆。
这老狐狸竟主动提出削减军费?
"缩减的三成军费,"严嵩的声音如古井无波,"可以填补去年未发的官员俸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清流官员们震惊的脸,"至于工部的亏空...今年皇上的万寿宫即将完工,工部明年的预算也可减少三成。"
精舍内一片哗然。徐阶的手指无意识地捻断了三根胡须,张居正的瞳孔微微收缩——严嵩这一手以退为进,简直妙到毫巅!
嘉靖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严卿此议...甚善。"他忽然转向张居正,"张卿方才说'凡事预则立',朕看严阁老这是深谋远虑啊。"
张居正青袍下的身躯微微一僵,随即深深揖首:"皇上明鉴。严阁老老成谋国,臣佩服。"话虽如此,他的眼角余光却死死盯着严嵩手中的奏折,仿佛要看穿那纸背后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