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天火

嘉靖三十一年腊月十五,京城的雪停了。

陈恪的皂靴碾过西苑前广场的积雪,发出细碎的声响。

五品獬豸补服外罩着御赐貂裘,领口的风毛随着步伐轻轻颤动。

他抬眼望去,文武百官已在丹墀下按班序跪好,绯青官袍在雪地里铺开,如同泼洒的彩墨。

"陈大人。"吕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太监今日换了簇新的蟒袍,雪白的眉毛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主子爷说,让您随侍在龙辇右侧。"

陈恪心头一跳。知乎收藏夹《明代宫廷礼仪解析》自动翻开:“当皇帝指定随行位置时,通常意味着特殊恩宠”。他不动声色地拱手:"臣领旨。"

西苑精舍的朱漆大门缓缓洞开。

嘉靖帝身着杏黄云纹道袍踏雪而来,金丝道冠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

那张常年被丹药熏染的脸今日竟透着几分红润,枯瘦的手指捻着白玉拂尘,却带着与生俱来的皇权气质。

"吾皇万岁——"

山呼声惊飞了檐上积雪。

陈恪随着百官跪伏,额头触到冰凉的雪地时,忽然瞥见严嵩紫袍下微微发抖的膝盖——七十岁的老首辅跪在雪地里,像棵即将倾倒的枯树。

嘉靖的拂尘轻轻一摆。

这个动作让陈恪想起金华乡牧童挥鞭驱赶羊群的姿态。

三百余名官员立刻化作温顺的羊群,按品级列队跟在龙辇后方。

锦衣卫的飞鱼服在雪色中格外刺目,绣春刀鞘上的金线折射着冷光。

"起驾——"

吕芳的唱喝声穿透凝滞的空气。陈恪按旨走在龙辇右侧,余光瞥见徐阶正与高拱交换眼神。

这两位高官此刻竟露出相似的如释重负——万寿宫落成,意味着持续多年的营建开支终于可以削减。

"子恒。"龙辇上突然传来嘉靖的声音,轻得像雪落,"你看那万寿宫的琉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