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武则天金筒

刘彻:......

就是感觉在点他呢!

刘邦无语。

他就想不明白,他老刘家的子孙后代怎么就这么执迷于长生不老呢!

始皇帝的教训还没吃够呢!

好你个刘彻。

说起汉室皇帝修仙,他这个子孙后代绝对第一个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想他刘邦,死就死。

求什么长生不老。

嘴一撇,肯定随薄姬那一家。

他们老刘家往上数三代,就没那所求长生的人。

看着清清带着大家逛博物院的场景。

刘邦不由得想起过几日的疆省之游。

他闲啊!

他在大汉闲的抠脚。

咋就不叫上他呢!

刘彻这孩子,也不是多孝顺的,这么好的机会,就不知道把旅游让给自己的祖宗吗?

谁去过疆省啊!

上次去,还是被冒顿困于......

咳咳!

“不过,玉葬的风俗在魏晋得以中止。

一方面,战乱频发,经济遭到破坏,玉无法支撑贵族们的需要。

另一方面,以曹操、曹丕父子为首。

他们成为薄葬的先行者。

曹丕在《终制》中说道:“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

由此,魏文帝曹丕禁止玉衣的使用。”

“跟曹操盗墓没有一点关系吗?”

吴承恩:!!!

想到了什么,但不敢说。

只是用勇士的眼神看向清清。

“据说曹操因为缺钱缺粮,就打起盗墓的主意。

甚至他还建立了一支盗墓的军队,名为‘摸金校尉’,开始大规模盗掘王陵和贵族陵墓。

以筹集军饷。

正因为他这样做,反而他不敢厚葬自己。

就连他的儿子都不敢。

但凡他们厚葬,后世起兵造反的人也有可能来盗他们墓。

所以,他们推崇薄葬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听到赵一清的分析。

大家赞同地点头。

谁让......是真的呢!

讲解员,“估计还真有这方面的原因。”

刘邦:真是比乃公还狠啊!

他当年也缺兵少粮,可没想出打春秋战国及七国贵族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