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武则天金筒(第2页)

早知道......

咳咳!

至于曹操盗汉室的王陵。

又没盗他的。

只能算那些孩子们倒霉。

汉室其他人:......

曹操!

恨的牙痒痒。

恨不得喝对方的血,吃对方的肉。

不行,他们一定要把曹操这个名字写入族谱。

之后,赵一清看到各种各样可爱的手办。

“石辟邪!那不守门的神兽吗?”

大家不解,一味地挑眉。

不是,守墓的神兽你们也摆啊!

等等!

大家屏息。

这博物院里面的展示品,有谁不是大伙墓里面的东西吗?

“这就是汉朝时期的冶铁高炉。”

“原来是个台子啊!”

赵一清好奇地凑上前,“我还以为是个大大的铁炉,

“当然不是。”

讲解员笑着继续介绍,“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图看到,台子最上方是炉缸、其单日生铁产量约一吨。”

“日产一顿吗?”

吴承恩凑上前,认真地观摩着缩小的模型。

“真是看不出来呢!

如此简单,却能每日生产出一吨的生铁。”

“所以我每次看到这些,无时无刻不在佩服我们的祖先的智慧。

在那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也难怪,我们能把外敌打的落花流水。

哈哈!

可别看人家不起眼,人家炉前积铁总量近百吨,其中最大单块重达23吨。

甚至在遗址中,我们发现了经脱碳处理的铁板及两毫米厚复合铁铲。

这表明汉代已掌握铸铁脱碳成钢工艺与球墨铸铁技术。

而西方国家在1850年才开始建造类似椭圆形高炉。

相比咱们晚了足足1800多年。”

“一千八百年!”

赵一清震惊。

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冶铁技术。

西方在近现代才出现。

想起每位来到现代的祖先们,谈起西方那不屑的眼神,以及对被侵略一百年的不解。

她也想起朱元璋捧着关于百年屈辱史的书籍不放。

就是为了搞懂。

大明才亡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