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第 167 章 建设与生产(三)(第2页)

 不过具体要怎么进行呢?这又是摆在李宏面前的一个难题。粮食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李宏依旧要面临很大的粮食缺口。另外,河曲县的土地属于黄土高原地形,地形复杂,耕地狭小分散,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同样,这里的土质以黄绵土和栗钙土为主,质地疏松,肥力较低,这就限制了农业产量。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这里只适合种植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对此,李宏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对策。粮食不足,李宏决定继续拨出一笔钱,去向外界采购,同时向第二战区申请援助,请求上级帮忙,另外广发公告,号召外界积极援助。至于耕地分散,李宏就让政府出面,让百姓之间互换耕地,争取将大部分的耕地尽可能连成片,从而增加耕作效率。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李宏决定让部队抽调人手,另招募百姓兴修水利,引一部分黄河水进来,浇灌土地。土地肥力问题这个需要化肥,李宏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眼下全国的化肥都依赖国外进口,代价太大,李宏暂时只能以传统农家肥为主,后面再想办法弄化肥了。 

 李宏虽然想出了办法,但是他并不打算立马实施,他想要在后面的行政公署大会上说出来,听听诸位县长的意见,毕竟他们治理多年,经验丰富,或许还能查缺补漏。事不宜迟,李宏立刻拿出纸笔,开始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书面文件。 

 与此同时,回到县政府的李渝立即召开会议,商议全县开荒的事。然而当李渝说出来后,在场的官员全都面露难色,纷纷首言此事太过难办。会议开了几个小时,却始终没有讨论出一个有效的方案,气得李渝罕见的在会议上发怒骂人。 

 会议结束后,李渝看着离开的一众官员,眼眸里闪过一丝狠色。此刻他己经彻底投靠李宏,非常想要在李宏面前做出成绩,成为李宏麾下行政第一人。可是自己手下的这帮人却一个个胆小怕事,尸位素餐,庸碌无为,指望他们办事,根本靠不住。李渝在心里突然升起了想要换掉这些官员的念头,他想要有成绩,手底下必须要有几个能干的。一念至此,李渝决心暗中观察县政府底层工作人员,从中选拔人才培养,瞅准时机替换这帮尸位素餐的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