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星苔漫径觅春痕
黄海矿坑的青金石平台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楚旭的星舰悬停在百米高空,舷窗外的辐射监测仪显示数值已降至正常范围的绿色区间。平台边缘的硅基水螅群残骸正在风化,那些曾被铯137污染的晶体碎屑,此刻正被新生的苔藓包裹成翡翠色的星斑——那是矿坑深处渗出的地下水带来的生机。
“看。”副驾驶的机械音突然响起,全息屏切换出热成像图。楚旭低头,发现平台中央的青金石基座下,有暗红色的液体正沿着岩层缝隙蜿蜒流动。液体所过之处,原本龟裂的地表竟冒出嫩绿的草芽,像是被某种力量唤醒的沉睡者。
“是地下河?”楚旭皱眉。他记得三天前净化完成时,平台下方的地质结构还显示为封闭的花岗岩层。
机械音没有回答,但楚旭的量子意识突然泛起涟漪——那是种熟悉的震颤,与他在星骸弹中感应到的文明锚点如出一辙。他解开座椅束缚,顺着舷梯走向平台边缘,残臂的星纹在晨光中微微发亮。
---
苔径三重醒
醒一:石缝藏春
楚旭蹲下身,指尖轻触平台边缘的星斑苔藓。苔藓突然蜷缩成细小的螺旋,在他掌心投射出一行流动的光纹。光纹化作一只蝴蝶,振翅飞向平台中央的暗河。楚旭跟着蝴蝶前行,靴底碾碎的苔藓残片在地面拼出“秦岭-太行”的古老坐标——与窑洞地图上的标记完全重合。
“原来这里……”他的声音顿住。暗河水面浮着半截生锈的铁盒,盒盖上刻着“1953”的数字。楚旭用意识掀开盒盖,里面躺着一沓泛黄的信纸,最上面那张的字迹还带着墨香:“致我最亲爱的祖国:若此信重见天日,当知我们有后代在延续文明的火种。”
信纸背面是一组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正是暗河汇入渤海入海口的位置。
醒二:水纹传信
楚旭将信纸收入怀中,暗河水突然翻涌。水面浮现出模糊的人影:穿工装的青年在打桩,戴草帽的妇女在插秧,戴红领巾的孩子在河边捡贝壳。影像逐渐清晰,楚旭认出那是矿坑改造前的老照片——1970年代的地质队驻地,照片右下角的落款是“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