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榷场初开,寒鸦啄空栏(第3页)

 

正说着,栏外传来一阵喧哗。

 

三个乌洛侯人扛着捆黑貂皮进来,他们的兽皮靴沾满泥浆,发间插着雉羽,看见鲜卑商人就龇牙 —— 去年乌洛侯的贡使被北魏截留,双方结了怨。

 

鲜卑商人立刻摸出弯刀,却被高车人拦住。

 

高车首领拍着腰间的铜带钩:“都在辛将军的地界,动刀就是不给将军面子了!” 他的带钩上铸着车轮纹,是高车人引以为傲的造车技艺。

 

辛弃疾突然提高声音:“凡在榷场斗殴者,没收货物,逐出盱眙!”

 

他指着刚立起的石碑,“上面刻着规矩:第一,公平交易,不许欺瞒;第二,各族平等,不得恃强;第三,若有纠纷,到折中处评理。”

 

石碑旁还摆着个陶瓮,贴着 “投书箱” 的纸条,“有冤屈就写字投进去,每日都会有人来看的。”

 

一个南朝老农趁机挤到吐谷浑人摊位前,怯生生地掏出个陶罐:“我用这个换你半块玉石,给孙子做个长命锁。”

 

陶罐上的鱼纹已经模糊,是他早逝的儿子留下的。

 

吐谷浑人掂了掂陶罐,突然把整块玉石塞给他:“这个送你,下次带些新茶来 —— 你们的雨前龙井,比党项的酥油茶好喝的多。”

 

日头偏西时,交易区渐渐有了生气。

 

北魏商人的奶酪与南朝的米酒混在一处,高车人的铜器映着西域商人的琉璃镜,乌洛侯人的貂皮旁摆着吐谷浑的麝香。

 

薛安都拿着账册逐个登记,笔尖划过 “柔然:良马二十匹,换绸缎五十匹” 时,突然笑出声:“将军你看,那柔然汉子偷偷多给了一匹马,说要谢你上次帮他找回走失的骆驼。”

 

辛弃疾望着暮色中的榷场,榆树上的寒鸦不知何时飞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族商人燃起的篝火。

 

一个龟兹乐师弹起五弦琴,南朝歌姬跟着哼唱,胡商们围着篝火跳起西域流行两百年的粟特胡腾旋转舞,靴底踏地的节奏竟与南朝的鼓点合上了拍。

 

他忽然想起《礼记》里 “天下为公” 的句子,低头看见自己的靴底沾着各种泥土 —— 南朝的红土、北魏的黄土、漠北的黑沙,混在一起竟成了褐色。

 

属官递来刚算好的税银,三十五缗,不多,却比昨日多了十倍。“把这钱拿去买些油灯,” 辛弃疾道,“给折中处挂两盏,让晚走的商人能看清楚规矩。”

 

夜色渐浓时,榷场的火把连成一片。

 

辛弃疾离开时,听见折中处传来争执 —— 乌洛侯人嫌鲜卑商人的盐里掺了沙,老吏正用标准秤称盐。

 

火把的光映在各族人的脸上,有怒有笑,却再没人拔刀。

 

栏外的榆树苗在风中摇晃,仿佛也在学着适应这多族共处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