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雁门守备靠百姓,山阴星火候来客(第2页)


 这位白面参军此刻挽着袖子,露出被麻绳勒红的手腕,像套了圈胭脂镯。


 他脚下的木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记号,用朱砂标着 “壕沟深五尺”“拒马距城门三丈”,连每捆干柴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元帅,按您的吩咐,山阴县的街道已撒满硫磺、桐油。” 刘勔推了推滑落的幞头,声音里带着得意,“连铁匠铺的煤渣都拌了硝石,就等平城的‘客人’上门,保管一把火让他们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辛弃疾俯身望去,山阴县城的轮廓在暮色中像块浸了墨的布,十字街口的老槐树上,还挂着飞虎军伪装用的北魏军旗,旗角的狼头纹被晚风扯得变了形。


 “外围的伏击准备都妥当了?” 他忽然问,目光扫过远处的峡谷 —— 为防止有人逃出报信,那里藏着宗悫的弓弩营,此刻怕是正分组啃着干饼子等着天亮。


 “妥当了!” 刘勔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城楼下的黑影,“城门四周挖了三条壕沟,最浅的都埋到膝盖,他们进去好进,就是出来嘛,都得摔断腿。拒马和鹿角也都藏在暗处,火一烧起来,往城门处一架,他们想退都没地方退。”


 说话间,一个背着药箱的随军郎中匆匆跑上关楼,药箱上的标记已被汗水浸得发暗,像块没洗干净的破布。他跑得太急,差点被门槛绊倒,药箱里的瓷瓶 “哐啷” 乱响,惊得众人回头。


 “将军,山阴县的水井已投了巴豆。” 郎中喘着粗气,额头上的汗珠滴在药箱上,“只是。。。 有个穿开裆裤的娃娃,说啥都要带家里的老母鸡,被他娘硬抱走了,到了关下还在哭闹,说‘要鸡不要饼’。”


 辛弃疾忽然笑了,从腰间解下块玉佩。那是破濉口时缴获的北魏贵族饰物,玉质温润,雕着只展翅的海东青,此刻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把这个给那孩子吧。” 他把玉佩塞进郎中手里,指尖还残留着玉的凉意,“告诉他,这玉鸟能换好几十只鸡,等打下平城,他家就会有一大群鸡。”


 郎中捧着玉佩愣了愣,突然咧嘴笑了:“将军这法子好!上次有个老汉舍不得家里的犁,我给他块碎银子,他立马扛着犁就走,说‘银子能买新犁’。”


 夜幕降临时,山阴县已成座空城,却亮着星星点点的灯。县衙的窗纸透着昏黄,那是几个稻草人扮成的崔浩和书童,正举着酒杯 “对饮”;城南的酒肆飘出淡淡的酒香,灶膛里埋着的火石正等着被火星引燃;城西的铁匠铺甚至还亮着打铁炉,只是里面烧的不是煤,而是浸了油的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