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义旗聚溧洲,元景筑新亭

元嘉三十二年四月,溧洲的江风裹着硝烟味掠过水面,将刘骏麾下将士的甲叶吹得哗哗作响。

洲头的“宋”字大旗在晨光中舒展,旗角扫过停泊的战船,惊起一群水鸟,翅尖溅落的水珠里,映出两岸连绵的义兵——荆州刺史南谯郡王刘义宣的绛色甲胄如赤霞漫滩,雍州刺史臧质的玄甲队似黑云压江,而最惹眼的,是老将军沈庆之率领的军队:前排沈字大旗沾着淮河的水汽,环首刀的吞口映着朝阳,恍若从濉口战场直接奔来的铁血洪流。

“殿下,沈老将军到了!”内侍的声音穿透喧哗,刘骏连忙整理好玉带,走出中军大帐。

刘骏一出大帐,就见沈老将军已踏着跳板登岸,玄甲上还沾着未干的泥点,显然是昼夜兼程赶来,只见这位鬓发霜白的老将甲叶间露出的箭疤是元嘉北伐时的旧痕。

“沈老将军,辛苦你了。”刘骏上前握住他的手腕,指腹触到对方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刀磨出的硬皮,比任何勋章都更显战功。

“老将军麾下士兵可还堪用?”

沈庆之躬身行礼,甲叶碰撞声如钟鸣:“殿下放心,臣的大军已休整三日,刀斧锋利,弓弩上弦,只待殿下号令。另外,辛元帅那里,只会继续隐居,默默守护北面,如此无后顾之忧。”

他转头又望向江对岸的新亭方向,眉头微蹙,“只是新亭临江,地势平坦,若刘劭来攻,恐难固守。”

话音未落,柳元景已提着长矛走来,战袍下摆扫过满地芦苇。

这位冠军将军刚勘察完地形,矛尖还沾着新亭的泥土:“沈老将军所言极是。新亭左临秦淮河,右靠落星山,看似易守,实则无险可依。某计划在此筑垒,以粮车为盾,弩手为骨,仿‘却月阵’设弧形防御,殿下以为如何?”

刘骏尚未开口,沈庆之麾下副将已按捺不住,铁靴在滩涂上碾出火星:“筑垒太慢!某愿带一千骑为先锋,直取新亭,把刘劭那厮的探子赶回去!”

显然此人乃是沈庆之大军中最为勇猛之人,说起厮杀,眼中便燃起烈火。

沈庆之按住他的肩甲,指尖触到对方甲叶的凹痕——那是昨夜奔袭时被流矢所击。

“尔等需要牢记,将军勇则勇矣,却忘了《吴子》‘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新亭是建康门户,刘劭必派精锐驻守,若贸然进攻,恐中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