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义旗聚溧洲,元景筑新亭(第2页)

他转向柳元景,从怀中摸出张桑皮纸,上面画着新亭地形草图,“柳将军若要筑垒,当在落星山下设伏,利用山险藏弓弩营;秦淮河畔布拒马,防敌水师偷袭——此乃‘孙子兵法’‘地形者,兵之助也’的道理。”

柳元景接过草图,见上面用朱砂标着“伏兵处”、“粮车阵”、“弩手位”,连每辆粮车的间距都算得分明,不禁抚掌。

“沈老将军此计甚妙!某此前只想着正面防御,竟忘了‘兵者,诡道也’。”

他忽然想起檀道济“唱筹量沙”的旧事,笑道,“若刘劭见我军筑垒,必以为我怯战,届时伏兵一出,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刘骏望着二人相谈甚欢,又看了眼跃跃欲试的副将,忽然笑道:“既如此,便依沈老将军之计,柳将军主筑垒,沈老将军助你排布伏兵;沈老将军,还要拜托你麾下骑兵,佯装袭扰新亭,诱敌暴露虚实——记住,只许败,不许胜,仿‘孙膑减灶’之策,让刘劭以为我军战力不济。”

副将虽想正面厮杀,却也知军令如山,只得拱手:“末将遵令!只是若遇到硬茬,某可忍不住要劈几个小兔崽子!”

众人皆笑,沈庆之忽然正色道:“殿下,刘劭弑父篡位,人心尽失,但麾下仍有宿卫数千,不可轻敌。老臣愿坐镇溧洲,调度粮草,为前线接应——昔年武帝讨卢循,便是靠后方稳固,才得大胜。”

刘骏点头:“有沈老将军在,孤放心,然而此次需多仰仗沈老将军,居中调度不若交予孤吧。”

他望向江面上的战船,风帆如林,甲光映水,忽然想起《左传》“勤王之义”,朗声道。

“今日聚义溧洲,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匡扶社稷,诛杀逆贼!待平定建康,孤必论功行赏,不负诸位将士!”

当日午后,柳元景与沈庆之率五千将士奔赴新亭。

落星山的碎石坡上,沈庆之亲自指挥弓弩手挖掘箭坑,每坑间距三步,坑底埋着铁蒺藜——这是他在辛弃疾的北伐之战中学习到的“阻敌之法”。

柳元景则让人将粮车首尾相连,在秦淮河畔摆出弧形阵列,车辕上悬挂着在襄阳时缴获的北魏狼头旗,故意示弱。

“沈老将军,你看那处!”柳元景指着新亭旧址的断墙,“若在此处设一座望楼,可俯瞰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