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山神庙初见耿京,为义军计欲归宋(第2页)
周围的士卒们轰然应诺,举起的兵器参差不齐,有锄头、有菜刀,还有些是从金人手里缴获的断矛。
武器虽不光鲜亮丽,他们却个个眼神发亮。
辛弃疾站在人群里,忽然觉得心头一热 —— 意识到这就是他要找的队伍,没有官府的推诿,只有热血男儿们的血性。
他疾走两步,挤到供桌前,对着耿京拱手:“在下辛弃疾,济南人氏,愿随耿元帅抗金,杀尽胡虏!”
耿京低头打量他,见这年轻人穿着青布长衫,虽面带风尘,眼神却格外锐利。
耿京心中称奇,接着便跳下供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 那手掌粗糙得像一节老树皮,那是常年握刀、种地磨炼而成的,其上的力道大得让辛弃疾这个猛人身形也晃了一下。
“好小子!有股子力气!看来练过武呀!” 耿京的声音像洪钟,“而且我看你穿着,不像庄稼人,也曾读过书吧?”
“略读些兵书战策,懂些舆图。” 辛弃疾答道。
耿京眼睛一亮,拉着他往庙后走,那里搭着个简陋的帐子,帐里摆着张破木桌,上面铺着张用桑皮纸画的舆图,详细的标注着山东各地的金人驻军。
“正好!我这缺个掌书记,帮我管文书、拟章程,你干不干?”
辛弃疾早就有留下之意,连忙点头称诺。
从那天起,他就成了耿京麾下的掌书记,跟着这支草莽之中的义军,开始了抗金生涯。
义军的日子起初过得异常艰苦,军粮常常不够,士卒们多是啃着麦饼、喝着冷水度日,耿京也不搞特殊,每次分得的粮食也都跟大家一样多。
有一回,辛弃疾看到耿京把自己的麦饼分给一个受伤的士卒,便劝他:“元帅,您是一军之主,得保重身体。”
耿京却笑了,捋着虬髯说:“我是元帅,更得跟弟兄们同甘共苦。这些弟兄,哪个不是抛家舍业来跟随我抗金的?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那一刻,辛弃疾从书本之外开始学到了带兵的实例,这也更坚定了他跟着耿京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