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山神庙初见耿京,为义军计欲归宋(第3页)

 过了没多久,义军渐渐壮大,耿京被众人推举为 “天平节度使”,管辖山东、河北的忠义军马。

 可辛弃疾却看出了隐忧 —— 义军虽士气高昂,也在金军主力未来之时打了几个胜仗,却依然有些缺乏粮草和兵器,而且周围都是金军的地盘,更是没有宋廷的支持。

 如此长久下去,怕是难以抵挡金人的反扑。

 那天晚上,他揣着拟好的奏表草稿,走进耿京的帐子。

 帐里点着根牛油烛,耿京正对着舆图发愁,见他进来,便招手让他坐:“幼安,有啥事?”

 辛弃疾把草稿递过去,指着上面 “南归宋廷,共抗金人” 的字样:“元帅,如今金主完颜亮新死,金国内乱,正是咱们联合宋廷的好时机。咱们归宋,既能得到粮草兵器支援,又能名正言顺抗金,您看?”

 耿京拿起草稿,借着烛光慢慢看,眉头越皱越紧。

 “归宋?” 他放下草稿,叹了口气,“我也想过,可宋廷那些官,向来是瞧不上咱们这些草莽义军的,万一他们不接纳,甚至想吞并咱们,咋办?”

 辛弃疾早料到他会犹豫,便从怀里掏出另一张纸,上面是他打听来的宋廷动向 —— 宋高宗赵构终是年岁已高,已有意禅位给宋孝宗赵昚,闻听这位即将登基的新帝有北伐之志,朝廷也正在招揽他们这些北方忠义军。

 “元帅,太子不同于高宗,据传高宗早就有意禅位于太子,太子是想收复中原的!”

 辛弃疾往前凑了凑,声音急切,“咱们派使者去临安献表,表明归宋之心,宋廷定会接纳。到时候,咱们有了朝廷的支援,再联合其他义军,定能把金人赶出山东!”

 耿京盯着那张纸,沉默了半晌,像是下定了决心,忽然一拍桌子:“好!就听你的!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烛光映着他的脸,满是决断。

 那时的辛弃疾以为,义军的命运,从那一刻起,会有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