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帐内独思怀故帅,窗前观世守初心(第2页)
若故帅能看见此刻的济州——百姓安稳耕作,胡汉同心筑城,“汉”旗飘扬城头,定会笑着拍他的肩说“辛幼安,好样的”。
可如今,只有那柄旧刀静静立在灵前,再也听不到故帅的声音。
他在心里轻轻默念:“元帅,你放心,咱们当年憧憬的日子,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夕阳渐渐西斜,把天空染成一片金红。
济州城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交织在一起,像一层温暖的纱幔。
辛弃疾走出府门,沿着街道慢慢前行。
归降的签军已能熟练地操控曲辕犁,在田地里划出笔直的犁沟。
百姓们提着装满新麦的布袋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刚摘的野花。
那个契丹百户和契丹兵已帮着插完了城墙上的“汉”字旗,正与义军士兵坐在墙根下分享着麦饼,连语言不通的隔阂,都已被笑声轻轻化解。
他再次握紧腰间的横刀,刀鞘上的铜饰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他清楚地知道,光复济州只是抗金之路的第一步,北面的金军主力还在虎视眈眈,朝廷的支援遥遥无期,未来还有无数硬仗要打。
可看着眼前这些安稳的笑脸,摸着刀背那道见证初心的旧痕,他忽然觉得所有的艰难都有了意义。
上一世未能实现的夙愿,这一世定要拼尽全力完成;耿京未竟的遗志,他会带着兄弟们继续坚守。
风再次吹过,城墙上的“汉”字旗猎猎作响,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
辛弃疾抬头望向远方的天际,夕阳最后的余晖落在他的玄甲上,映出一道坚定的身影。
只要守住这份护民的初心,只要兄弟们同心、百姓们支持,终有一天,这面“汉”字旗会飘遍每一寸土地,终有一天,金人会被彻底赶出家园,终有一天,故帅耿京的笑容,会绽放在这片再也没有战火的土地上。
“《水龙吟?济州春望抒怀》
汉帜高飘云影,麦风摇绿济州城。犊鸣田埂,签军随老,犁痕初定。墙补新泥,旗更旧色,炊烟斜暝。望街衢笑语,胡汉相契,皆吾辈、倾心境。
遥想故帅灵冷,记当年、山盟曾订。率军闯垒,火焚胡厩,血殷霜刃。庙堂虽远,援师不至,此心难冷。待秋成、练得强兵十万,向中原、驱残烬(不想四字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