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数学课(12)(第2页)
“那现在进入本节课的要学习的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老师先来介绍一下诗人王湾: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曾任荥(xing)阳主簿、洛阳尉。现存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权三金专注地听着,心中勾勒出王湾笔下的北固山景象,山峦起伏,江水浩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壮美的山水之间,感受着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心中不禁涌起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
“《次北固山下》的背景是王湾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一般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这首诗押“ɑn”韵。请学生们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权三金轻声吟诵,每个字音都仿佛带着江水的波涛与山峦的回响,声声入耳,心随诗韵起伏,仿佛置身江畔,感受那潮平两岸阔的壮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与诗人心灵共鸣。
权三金闭上眼,心中回荡着《次北固山下》的诗句,仿佛看见北固山下的江水悠悠,归雁南飞,那份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动,与古筝与小提琴合奏的《大鱼》旋律交织,跨越时空,诉说着同样的深情与团圆。
在这悠扬的乐声中,权三金仿佛感受到王湾笔下的江水与归雁,化作心中无尽的乡愁,随着音乐的起伏,情感愈发浓烈,仿佛与古人共饮一杯思乡酒,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权三金睁开眼,眼前仿佛仍是那片江天一色的美景,心绪却已随诗韵飘远,仿佛穿越千年,与王湾共赏北固山下的壮丽风光,那份思乡之情在心中荡漾,久久不散。
权三金深吸一口气,心中那份对老家的眷恋愈发强烈,仿佛能听见家乡的呼唤,眼中不禁泛起泪光,那份深情如江水般绵长,无法割舍。
权三金轻拭眼角,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远山如黛,江水如练,心中那片故土的影像愈发清晰,仿佛能看见家乡的炊烟袅袅,耳畔依稀传来亲人的呼唤;权三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份对家的思念与牵挂,如同江水般深沉而悠远。
随着朗读声停止,语文课老师缓缓地说道:
“现在还是和往常一样,老师带领着学生们理解这首诗每句诗词的意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句中的‘客路’一词的意思是旅人前行的路;‘潮平两岸阔’的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那这首诗词的前两句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王湾)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话的前半句大意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而后半句的大意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归雁洛阳边’的字面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这首诗的后半句的翻译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尽新春已来。我多么思念故乡,家书早已写好,如何寄回故园?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是对偶,写的是旅途的时候的美景;这句诗词想要表达的是此时此刻诗人正在船上,正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表明船到之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这与尾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照应。”
“默写常考的一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本句用的是以小见大的修辞手法写的江水之景;通过这句诗词,诗人想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达到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效果。 “潮平”为颈联中“江春”一语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