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偏离轨道的灵魂爱吃汉堡排的秦逍

第240章 书写青春 贡献社会

那位同学站起来,声音略显颤抖但充满敬意:


 “他是白求恩医生。”


 语文课老师赞许地点头:


 “没错,正是白求恩。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权三金心中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激动之情,仿佛在眼前浮现出了无数像愈多这样的当代医务工作者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传承着白求恩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坚守在医学的高峰之上,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福祉。


 他们的事迹,正是对白求恩精神的生动诠释。那些医务工作者,用30多年的坚守,诠释了白求恩精神的当代价值;他们的每一刀、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激励着权三金在内的每一个人,铭记并践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在老师就来讲讲白求恩同志的生平吧,白求恩同志于1890出生,他的全名叫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格雷文赫斯特;1914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一战期间,白求恩同志志愿加入加拿大皇家陆军第一师医疗队,转战多国后负伤回国,继续在多伦多大学学医。1917年再次入伍,服役于加拿大皇家海军和空军。战后,在西欧六国学习实习,1923年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924年在底特律开业行医,后兼职州立医院。1928年在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1933年任美国赫曼·济费医院代理外科主任。1935年成为美国胸外科协会理事,同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作为医疗队队长,他在前线创建流动输血站,挽救众多伤员,被誉为军事医学的伟大创造者。”


 语文课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于是便停了下来,拿起教学电脑旁边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


 “1938年,白求恩同志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医疗救护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不仅救治了大量伤员,还培养了大批医疗人才,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医疗水平。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至今仍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坚定地走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


 “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前行之路。他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医学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更应铭记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将其融入血脉,践行于每一次救治与关怀之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权三金听着语文课老师的讲解,心中对白求恩医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仿佛看到了白求恩医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用他那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救治了无数伤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权三金深知,自己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但也要像白求恩医生那样,拥有一颗热爱医学、热爱人民的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1939年2月,白求恩同志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白求恩同志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