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书写青春 贡献社会(第3页)
有的学生在课文《纪念白求恩》第一段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还有的学生在课文第二段找出的重点句是‘他(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高度负责和热忱奉献的精神。
其他学生也在不同段落中找到了类似的重点句,并用同样的句式表达了对白求恩精神的敬佩。有的学生在第三段发现‘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还有学生在第四段找到‘他(白求恩)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通过提炼这些重点句子,学生们对白求恩同志所展现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学习效果显着提高;他们不仅掌握了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语文课老师等教室里在座学生都发言完毕之后,问道:
“在你们找的各段内容要点,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同学站了起来,他扶了扶眼镜,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这些段落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白求恩精神的全面阐述。从第一段介绍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到第二段讲述他的高度负责和热忱奉献,再到第三段展现他的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最后第四段总结他以行动诠释了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每一部分都是对白求恩精神不同侧面的展现。”
语文课老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补充道: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些段落之间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这也正是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通过各个部分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撑,来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论述体系。”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段落之间的递进关系也非常明显。从介绍白求恩的基本事迹和精神特质,到逐步深入阐述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每一部分都是对前一部分的深化和拓展,这也使得整篇课文的逻辑更加清晰,论述更加有力。”
权三金以及班上的其他同学们听了语文课老师的讲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议论文的魅力所在,也更加明白了如何运用议论文的常识来撰写一篇优秀的文章。
“课文《纪念白求恩》采用了经典的‘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它对白求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白求恩的精神品格,包括他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以及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等各个方面,让读者能够更加细致地理解白求恩的高尚品质。最后,课文以总结的形式,再次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并向广大读者发出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号召,鼓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这种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权三金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这些要点,心中暗自决定要在未来的写作中运用这种结构模式。通过这样的结构,文章不仅条理清晰,还能层层递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写作手法不仅适用于纪念性文章,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议论文的撰写,帮助作者更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染读者,也感染了权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