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自驾游启程(第3页)
“在想刚才赌场里的那些人,”艾米丽的声音有些低沉,“那个输光了房子和老婆的男人,那个赢了又输光的年轻人,还有那个冷静的职业玩家……他们好像都被困在这里了,被钱困住了。”
唐·本杰明沉默了几秒,轻声说:“钱是好东西,但也最容易让人迷失。我以前也以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后来才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钱是买不到的。”
艾米丽转过身,靠在他的怀里,抬头看着他的眼睛:“那你现在还会为了钱拼命吗?”
“我不是为了钱,”唐·本杰明的眼神很坚定,“我是为了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能保护想保护的人。”
艾米丽用力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我懂。”
那晚,他们在露台上聊了很久,从过去的经历聊到未来的梦想,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回到卧室休息。拉斯维加斯的喧嚣和欲望,仿佛被隔绝在窗外,套房里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安静而温暖。
第二天中午,唐·本杰明和艾米丽醒来时,阳光已经透过落地窗照进了房间。酒店管家送来的早餐很丰盛——松饼、煎蛋、水果沙拉和现磨咖啡,艾米丽吃得很开心,昨晚的沉重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今天我们去哪里?”艾米丽一边吃松饼,一边问道。
“不设目的地,”唐·本杰明收起平板电脑,笑着说,“我们沿着395号公路向北开,看到喜欢的地方就停下来,好不好?”
“好啊!”艾米丽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种“随遇而安”的旅行,比规划好的路线更让她期待。
收拾好行李后,他们从酒店专属通道离开,坐上奔驰斯宾特商务车。杰森将导航设置为“395号公路向北”,没有设定终点,车子平稳地驶出拉斯维加斯,朝着未知的风景出发。
离开赌城后,公路两旁的景色渐渐变得开阔——沙漠的黄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黄绿色草原,远处的雪山像一道白色的屏障,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艾米丽打开车窗,清新的风带着草原的青草香吹进来,她忍不住伸出手,感受着风从指尖划过的触感,脸上满是笑意。
下午三点左右,他们路过一个叫“莫诺湖”的地方。车子刚拐过一个弯道,一片湛蓝的湖水突然出现在眼前——莫诺湖的湖水泛着独特的蓝绿色,湖边的石灰岩柱像一座座小小的白塔,倒映在湖水里,形成了一幅奇幻的画面。
“这里也太漂亮了吧!”艾米丽立刻让杰森停车,拉着唐·本杰明下了车。湖边几乎没有游客,只有几个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拍照。他们沿着湖边的小路散步,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湖里的alkalifly(碱蝇)在水面上跳跃,远处的雪山和蓝天倒映在湖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
“听说这里的湖水含盐量是海水的三倍,所以不会结冰,”唐·本杰明指着湖边的石灰岩柱,“这些柱子是地下水和湖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了。”
艾米丽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还拉着唐·本杰明一起拍了很多合照。直到夕阳西下,湖水被染成了橘红色,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离开莫诺湖后,他们继续沿着395号公路向北行驶。傍晚时分,车子驶入一片松树林,公路旁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路牌,上面写着“六月湖村——海拔7500英尺的高山秘境”。唐·本杰明看了眼艾米丽,她正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松树,于是说道:“我们今晚就住在这里吧。”
六月湖村比他们想象中更安静——整个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房子都是原木搭建的小木屋,门前挂着红灯笼,院子里种满了耐寒的野花。村子中心有一个小小的湖泊,叫“六月湖”,湖水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周围环绕着松树林和雪山,看起来像世外桃源。
他们没有找酒店,而是在村子边缘找到了一家“木屋民宿”。民宿的主人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丈夫叫汤姆,妻子叫露西,看到他们来,热情地迎了上来:“欢迎来到六月湖村!我们这里很少有游客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洛杉矶,自驾游过来的,”唐·本杰明笑着说,“我们看到这里的风景很美,想住一晚。”
“太好了!”露西拉着艾米丽的手,“我们有一间湖景木屋,能看到六月湖的夜景,里面有壁炉和厨房,你们可以自己做饭,食材我们家都有。”
木屋民宿比想象中更温馨——客厅里有一个老式壁炉,旁边堆着劈好的柴火;卧室的窗户正对着六月湖,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湖水和雪山;厨房里的厨具一应俱全,露西还特意给他们准备了新鲜的牛奶、鸡蛋和刚烤好的面包。
傍晚,汤姆和露西邀请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烧烤。汤姆烤了自己家牧场养的牛肉和鸡肉,露西则做了蔬菜沙拉和土豆泥,还拿出了自己酿的苹果酒。四个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烧烤,一边聊天——汤姆给他们讲六月湖村的历史,说这里以前是矿工的聚集地,后来矿场关闭,只剩下喜欢安静的人留在这里;露西则给他们看自己拍的照片,有冬天的雪景,有春天的野花,还有夏天的湖面日出。
艾米丽听得入了迷,忍不住说:“这里就像天堂一样,我真希望能一直住在这里。”
“欢迎你们常来,”露西笑着说,“我们的木屋永远为你们留一间。”
晚上,唐·本杰明和艾米丽坐在木屋的露台上,看着六月湖的夜景。湖面很平静,倒映着满天的星星,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松树林里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艾米丽靠在唐·本杰明的怀里,轻声说:“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没有工作,没有纷争,只有我们和美丽的风景。”
唐·本杰明抱紧她,轻声说:“会的”
“好,”艾米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我相信你。”
那晚,他们在壁炉边烤着火,喝着热牛奶,聊了很久很久。窗外的六月湖安静地流淌着,仿佛在守护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唐·本杰明看着身边熟睡的艾米丽,心里突然很踏实。
第二天早上,艾米丽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叫醒的。拉开窗帘,阳光已经照在六月湖的湖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松树林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仙境一样。
她轻手轻脚地走出木屋,看到唐·本杰明正在院子里和汤姆一起劈柴火。汤姆教他怎么用斧头合理的劈柴,他学得很认真虽然在瑞士也自己劈柴火,但是没有人教,学习的同时偶尔还会和汤姆说笑几句。艾米丽走过去,从身后抱住他:“早上好!”
唐·本杰明转过身,笑着说:“早,露西做了煎饼,我们去吃早餐吧。”
早餐很简单,却很温暖——露西做的蓝莓煎饼,配着新鲜的蜂蜜和牛奶,还有汤姆去湖边钓的小鱼,煎得金黄酥脆。艾米丽吃得很开心,还忍不住夸露西的手艺好。
吃完早餐,他们和汤姆、露西告别。露西给他们装了很多自己烤的饼干和苹果酱,还塞给艾米丽一张纸条:“这是我们的电话,以后想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给你们留着湖景木屋。”
车子驶出六月湖村时,艾米丽回头看着渐渐变小的木屋,心里满是不舍。唐·本杰明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别难过,我们以后还会来的,而且接下来还有很多风景等着我们看呢。”
车子继续沿着395号公路向北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有时是成片的草原,有时是茂密的森林,有时是清澈的湖泊,有时是巍峨的雪山。他们没有设定终点,也没有规划路线,只是遇到喜欢的地方就停下来,感受不同的风景和人情。
在马麦斯湖,他们和当地的渔民一起钓鱼,艾米丽第一次钓到了一条虹鳟鱼,开心得跳了起来;在布里奇波特,他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了西部拓荒时期的故事;在卡森谷,他们体验了骑马,唐·本杰明牵着艾米丽的马,在草原上慢慢走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
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小镇或村庄住下来——有时是湖边的木屋,有时是草原上的牧场民宿,有时是森林里的小旅馆。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和当地人聊天,吃当地的特色食物,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
艾米丽渐渐爱上了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没有闹钟,没有工作,没有烦恼,每天醒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天都能遇到不一样的人。她不再想威尔希尔警局的案子,也不再纠结唐·本杰明的生意,只是尽情享受着当下的幸福。
唐·本杰明也变得越来越放松——他不再频繁地看手机,不再思考集团的博弈,只是专注地陪着艾米丽。看着她开心的笑容,听着她清脆的笑声,他觉得,自己一直追求的“掌控命运”,其实与身边的这份安稳同样重要。
车子继续在西部的公路上行驶,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温暖而明亮。艾米丽靠在唐·本杰明的肩上,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轻声说:“我们就这样一直开下去,好不好?”
唐·本杰明低头看着她,笑着说:“好,一直开下去,直到你想停下来为止。”
公路延伸向远方,仿佛没有尽头,就像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却也充满了希望。在这片辽阔的西部土地上,他们暂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资本的纷争,只留下彼此的陪伴和眼前的风景——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也是幸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