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时间

 说起来有些过于黑色幽默, 

 在陈安民教授临别这个世界之前,因为使用2611延寿针剂第一人这个身份关注他的人,比起因为他本身和学术成就关注他的人反倒是要多很多。′w¨o!d^e?b~o-o!k/s_._c_o/m* 

 作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了2611延寿针剂的人,有不少人都很关注陈安民教授的生死。 

 陈安民教授自己对此倒是看得很开。 

 从2611延寿针剂诞生,011研究所建立, 

 陈安民教授使用了2611延寿针剂后延长了的后半生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在011研究所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度过的。 

 2611延寿针剂之后,人体繁育装置的研发,人体强化研究项目的探索,陈安民教授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 

 首到后来,重新踏入年迈的年纪,陈安民教授才再脱离了研究一线,最后十几二十年,又再带了几批学生。 

 在七八十岁的时候,陈安民教授还因为秦裕这个珠玉在前,准备不再招收学生了。 

 后来几十年里,可能又重新看开了。 

 最后带得那几批学生里,虽然肯定没有秦裕这样的超级天才浮现,但相继毕业之后,也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中做着一些贡献。 

 “秦裕,你来了啊,坐,坐吧。” 

 秦裕来到医院,最后看望陈安民教授的时候, 

 陈安民的精神状态看起来还不错。 

 时至今日,可能也就陈安民教授寥寥几人,甚至可能就陈安民教授一个人会这样称呼秦裕的名字。 

 而且可以预料,越往后面,会这样称呼秦裕的人会越来越少。 

 陈安民招呼秦裕坐下之后, 

 病房里,两人单独聊了几句。 

 “秦裕,我要谢谢你啊。我今年116岁,我这一辈子,经历过两次老得不成样的时候,也经历过两次‘年轻’,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以后的人身上,估计越来越少了。” 

 靠在病床床头,临终前的陈安民教授神情洒脱。 

 目光落在秦裕身上,陈安民看着秦裕似乎想了想,然后才继续笑呵呵地说道, 

 “其实这三西十年里,偶尔我也想过,或者说有些羡慕,要是我也能够年轻点的时候就使用上2611,是不是我也能够活到150,甚至是180。后来想想,活到现在这个岁数,我也己经再是偷活了几十年。而且,这三十多年时间里,我看到的世界变化,也己经很多,很大。” 

 笑完了过后,陈安民教授再看向秦裕,有些认真地说道, 

 “秦裕。从你踏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开始,我教给你的东西就很少。但我还是想说,有你这个学生,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有人说,我这辈子落到最后,最响亮的名号可能就只剩下‘秦裕的老师’,略显凄凉。要我说,让他们羡慕去吧!” 

 说完之后,陈安民教授哈哈大笑了两声。^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 

 “老师。” 

 秦裕全程都很少说话。 

 虽说对于此刻的事情,早有预料,是早晚都会到来的事情, 

 但此刻真正发生的时候,秦裕的心绪还是有些复杂。 

 除开他早早就离世的父母, 

 陈安民教授的离开, 

 大概是秦裕在获得绝对永生过后,第一个身边去世的,比较熟悉和亲近的人。 

 陈安民教授倒是看起来愈加潇洒, 

 “秦裕,我估摸着是再熬不了多久了。作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了2611延寿针剂的人,我活到这个岁数,应该不算2611延寿针剂的‘首次临床实验’失败了吧。” 

 要说起来,作为2611延寿针剂首次临床实验的对象,在陈安民教授身上进行的这场2611临床实验,实际上在此刻才真正意义上走到尾声。 

 “不算。” 

 秦裕给了一句回答。 

 “那就好。” 

 这句话之后。 

 秦裕和陈安民教授最后这段谈话就结束了。 

 再然后,就在当晚,陈安民教授就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了。 

 后续, 

 陈安民教授的葬礼,秦裕作为陈安民教授的学生,也全程参加了。 

 总台新闻,华新社,各主流媒体也对陈安民教授的离世进行了报道, 

 不少人们在陈安民教授的追悼会上,献上了鲜花。 

 …… 

 “

今日凌晨,著名生物学家,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陵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某研究所前研究员陈安民教授因年迈离世。享年116岁。” 

 “……陈安民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曾在秦裕院士的主导下,和其他研究员一起,参与人体繁育装置,重力保护液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