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时间(第2页)

 “同时,陈安民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曾教授出多批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秦裕院士的老师和踏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领路人。” 

 “在2611延寿针剂的临床实验过程中,陈安民教授曾作为首个使用2611延寿针剂的志愿者……” 

 “让我们在此刻,缅怀和追悼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杰出的科研工作者。” 

 在主流媒体发布的讣告下,也有不少人留言。 

 “缅怀陈安民教授,谢谢您在科研上做出的贡献,也谢谢您将秦裕教授领上生命科学这条道路。我们所有人都因为您的工作而受益。” 

 “除了哀伤以外,我还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原来,我们使用了2611延寿针剂延长寿命过后……我们终有一天,还是会老去,会死亡的。” 

 虽然这些年,不是没有服用了2611延寿针剂之后,再老死的人, 

 毕竟肯定有不少人,己经是在陈安民教授当时更年迈的年纪使用的2611延寿针剂,2611延寿针剂对这部分人起到的作用很小。.齐_盛.暁!税`蛧¨ /免¢废\越,犊~ 

 但,作为第一个使用延寿针剂的人,陈安民教授的离世,给人们的感官终究还是不太一样的。 

 不少人,在缅怀追悼的同时,也有些怅然。 

 …… 

 “……秦教授,您没事儿吧?” 

 在结束陈安民教授的葬礼过后, 

 回了011研究所的秦裕,沉默了半天。 

 一首关注着秦裕状态的生活助理卫暮芸,等待了一些时间过后,还是忍不住关心了一句。 

 “没事儿。” 

 秦裕摇了摇头,只是这样说了句。 

 卫暮芸再关注了一下秦裕的神情,没有再多问。 

 秦裕此刻的情绪是很复杂的, 

 不光是因为陈安民教授的离世, 

 还是因为他知道,陈安民教授的离世,只会是一个序幕。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他身边第一个熟悉的人离开开始, 

 他身边熟悉的人将会一个接着一个全都最终离世。 

 这也是作为一个长生者,比较悲伤的事情。 

 随着时间往前,能够不断看到这个世界新的变化,看到新的东西。 

 但过去的东西,也慢慢只能够留在过去的历史中。 

 很少有什么东西,能够伴随一个绝对永生者走过他漫长的人生。 

 等到某一天,甚至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最开始熟悉的那一批人,甚至是最开始熟悉的那个时代的所有人, 

 都己经不存在了。 

 对于秦裕来说,从一开始,他都没有怎么期待,某一个个体能够陪伴他走多远, 

 只是期望,人类文明这个整体,能够在他漫长的人生中,稍微陪伴他的时间更长一点。 

 这也是此刻他做大多数事情的源动力,第一驱动力。 

 …… 

 66年。 

 秦裕终于是招收了两个学生。 

 一个姓祁,叫祁庄, 

 一个姓沈,叫沈明国。 

 两人同龄,都是34岁。 

 前者是第一代社会集体抚养的几百万孩子中的一员, 

 后者是传统家庭通过人体繁育装置孕育过后,正常家庭抚养长大的。 

 而考虑到秦裕所从事的研究的特殊, 

 所以这两个学生,实际也并不是在陵川大学招收来的,就是在负熵研究院内部招收的。 

 而能够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年纪被招收入负熵研究院,本身就说明了这两个人的天赋。 

 不说和秦裕比较,但也的确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秦裕偶尔也稍微观察了一下这位社会集体抚养长大的祁庄, 

 从行为习惯和性情上,其实和传统家庭抚养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支持家养的人所担心的,这些社会集体抚养的孩子过去自我的问题,也并没有出现。 

 因为本质上,这些孩子也是和一堆同龄人一起长大的, 

 本身就具有集体性。 

 而虽然天生不具备什么血脉连接

的社会关系, 

 但从社养局长大,再到学校学习,再最后进入社会,后天本身也足够这些孩子建立足够的社会关系。 

 或许没有父母,但有朋友,同学,乃至志同道合的人。 

 而虽然外界, 

 支持社会集体抚养的人,和支持家庭抚养的人,针锋相对。 

 但在秦裕这儿,这两个真正分别出身传统家庭和社养局的学生之间,相处还是很和谐的。 

 “这个拿去看吧。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什么时候能够独立完成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作物的改良,或者人体强化项目中一个方向的研究,在我这儿,你们两个就算是‘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