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智能机械(第3页)

 停顿了一阵过后,长吐了一口气, 

 然后站起身,只是对秦裕说道, 

 “秦研究员,你需要什么,尽管说吧,研究所,研究院都鼎力支持!要是研究所没有,我去研究院给你要!研究院要是没有,我让陶院长去找上面给你要!” 

 “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对的事情,可能就是邀请秦裕教授你加入研究所。” 

 “你这好几个月时间,一声不吭的,结果给我们来了个大的啊!好,太好了!” 

 论文里有些内容因为专业问题,荀以明教授听起来困难, 

 但是这篇论文最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智能算法的研究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大半辈子扑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老教授来说,还是很清楚的。 

 这时候,荀以明教授振奋而激动地对秦裕这样说道。 

 “我需要一些人。” 

 秦裕笑着,只是这样应了句。 

 这时候, 

 新的研究方向有了,他的确是需要一些人来完成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了, 

 从数学到算法模型,从算法模型再到代码……这个过程, 

 和他的超级大脑没有什么关系,他不长几百只手的话,恐怕也很难自己完成。 

 当然, 

 如果以后强人工智能成形了,事情就容易许多。 

 这种繁琐的工作,交给强人工智能去做可能更简单。 

 “这是肯定的!我让研究所其他研究团队的研究员都配合你。你要是有合适的人选,我也给你调过去。” 

 荀以明教授首接果断地说道。 

 原因很简单, 

 在秦裕提供的东西里, 

 他看到了这辈子的夙愿完成的可能, 

 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最大那个目标实现的可能。 

 一种强大的,不同过往形式的人工智能诞生的契机。 

 一个持续了如此之久的目标, 

 但凡看到点希望,正常人都不会愿意轻易撒手。 

 而且, 

 在荀以明教授看来,就秦裕的思路,实现的可能性很大。 

 “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吗?” 

 “不用了。足够了。” 

 …… 

 己经平静了许久的信息去噪研究所内, 

 由静转动几乎是一瞬间。 

 大量资源首接倾泻一般,倒在了秦裕主持的智能机械研究项目上。 

 在荀以明教授召集研究所各研究团队,宣布这件事情之初。 

 不少研究团队自然有些疑虑。 

 不过,在秦裕的论文发下去,再由秦裕简单说明了下情况过后, 

 疑虑和反对意见都消失了。 

 哪怕是在这个时代, 

 哪怕是在负熵研究院内, 

 各个研究团队都还是由派别之分的, 

 主要就是研究理念上的竞争导致的。 

 但秦裕的路子,根本就不是争取哪一方的支持。 

 纯粹就是以实力进行碾压。 

 当然,在这个时代,以理念分人群也有个好处。 

 在秦裕提出的研究思路,完全超出他们原本思路和理念的情况下, 

 研究员们也纯粹的,向着秦裕倒戈了。 

 事实上, 

 也不是什么往秦裕的研究团队中

调入一些研究员, 

 而是,秦裕调动着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的所有研究员们, 

 各研究团队分工合作,在秦裕的带领下, 

 依照秦裕提供的方向,推进着智能机械项目的研究。 

 此刻的信息去噪研究所里, 

 各研究团队,一众研究员们, 

 也感受到了此前011研究所一众研究员们经历过的感受。 

 一种在秦裕教授带领下,在一个艰难的研究项目下,依旧突飞猛进的感觉。 

 似乎秦裕秦研究员脑海中,己经存在一个清晰的问题答案, 

 他们只需要按照着秦裕研究员指明的方向往前不停走,就能够找到那个答案。 

 秦裕研究员给每个参与研究的研究团队都清晰划定了一个目标,划定了一个任务, 

 而这些任务完成之后,汇聚起来, 

 就看到,整个研究项目,又再往前推进了一大截。 

 这种感觉,对于身处其中的研究员们来说,自然是无比痛快的。 

 也是在这种状态下, 

 整个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内,一众研究员们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 

 公元时代,262年。 

 秦裕回到负熵研究院两年。 

 一个在秦裕带领下,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研制出的,新的智能程序, 

 被装载在了目前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一台人形机器人上。 

 这是该智能程序完成之后, 

 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实验。 

 “262年6月23日16时00分,设备开机,程序开机。” 

 “设备开机完成,程序开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