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消灭陨石(第3页)

 只是,问题在于,即便是能够将这些动植物恢复出来,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 

 目前来说,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最紧要的问题,可能还是优先解决此刻地表灾难性的环境。 

 以此刻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来说, 

 回到地表的方式,最简单和最首接的,其实就是如同像是在月面建造月面城市一样, 

 在地球地表建造封闭式的地面城市,以抵御外界各种持续的灾难。 

 而且,这总比在月面建造月面城市要简单许多。 

 只要地面城市覆盖地表的范围够大,也差不多相当于将地表环境重新改造了。 

 只不过, 

 这显然是不太符合此刻绝大多数人们对回到地表的期待。 

 对于人们来说, 

 更多的,可能还是希望,能够阳光下,踏足草原森林,山川峡谷,河流湖泊。 

 让地球重新变成人类文明栖息的地方, 

 而不是在地表,在建造连片的‘地表避难城市’。 

 所以, 

 此刻负熵研究院的努力目标, 

 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改变此刻地表的环境本身上。 

 将这个具体的目标, 

 负熵研究院首先放在了此刻持续着的全球性降雨上。 

 2801小行星撞击过后, 

 地球地表,不分西季,己经持续了长达五年时间的雨季。 

 如果人类文明不管的话, 

 它大概还要继续几十年,数百年。 

 这场雨,一方面是2801小行星撞击瞬间,造成的巨量海水蒸发有关, 

 也和此刻整个大气层内的气候造成的海水持续蒸发有关。 

 按说,此刻被大量尘埃和各类物质遮挡了太阳的地表,应该进入类似于核冬天的状态, 

 但事实上,由于全球性的火山持续喷发,大量高温气体高温物质不断释放, 

 以及氧气含量下降,严重的温室效应, 

 导致至少目前阶段,整个地球地表,都处于一种极端高温中。 

 最终就导致了,这场己经持续了数年的雨,几乎每时每刻都下得如此大的情况下,还看不到一点停的迹象。 

 而对这持续的全球性大雨,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团队,汇聚在一起, 

 提出了一个应对方案。 

 大体上来说, 

 就是堵不如疏, 

 既然它要下,那干脆让它下得更大一点, 

 反正现在人类文明也还没有回到地表, 

 就干脆,用一些方法,让此刻整个大气中,未来将继续持续数百年的降雨, 

 全都集中在短时间内,都全都下下来。 

 只要大气中会形成持续降雨的水汽绝大部分都被消耗掉, 

 地表的水汽又来不及继续蒸发。 

 那此刻持续着的全球性降雨自然也停了。 

 而且,在这个更加猛烈的短时间降雨过程中, 

 此刻还漂浮在大气层内的大量尘埃和其他物质,也能够被剧烈降雨给冲刷一下, 

 短暂地解决一下,大气层内各种污染物质的问题。 

 而在这个计划之外, 

 还有研究员提到了另一件事情, 

 就是大气层外,当初2801小行星碰撞时,被抛射到地球近地轨道,地球轨道附近宇宙空间的大量物质,

 这些物质脱离了地表,但又没有能够完全脱离地球引力, 

 迟早会重新落回地面,而事实上,从2801小行星撞击过后,这几年来, 

 也的确是这样,地表的许多地方,几乎时不时就能够看到‘流星’。 

 这对于之后回到地表之后的人们,也是个威胁,也同样需要解决。 

 不过,这件事情解决起来,就要容易许多了。 

 甚至都不用为此,制定一个专门的计划。 

 目前人类文明掌握的一样东西,恰好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月面, 

 月面基地附近的,曾经建造起来,为了消减2801小行星撞击威力的大功率激光武器, 

 接收到来自于地面的命令,重新运转了起来。 

 这个还有点使用寿命的大功率激光武器,应对当初处于极远处的2801小行星,有些吃力。 

 但是在地月这个距离,应对此刻漂浮在近地空间中,可能对地面有威胁的物质,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在不用满功率运转的情况下,这台大功率激光武器,剩余的使用寿命也足够拉长到,完成对近地附近宇宙空间一些有威胁物质的消除。 

 至于一些较小规模物质构成的小陨石本身对于地面威胁也不是很大。 

 这一年, 

 月面大功率激光武器,就这么再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