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持续的问题(第2页)

 那一些如同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技术,可能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卡着不同阶段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那文明惰性的问题,就是持续作用在像人类文明这样文明的身上, 

 就如同冲刷在逆流而上的舟上的河流, 

 始终阻挡着文明往前发展的速度,并且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惰性漩涡,拖拽着,首接文明跌入烂泥潭,再也挣扎不出来。 

 “可以预想到,文明惰性的问题,在越往后的时间还会越严重。” 

 “我们现在还是一级文明,我们文明的疆域连太阳系都还没有覆盖,在诸多领域,我们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的电推进飞船的速度依旧还不够快,我们的通信速度依旧受制于光速,我们能够触手可及的资源,依旧存在未来某一天枯竭的可能。” 

 “但当我们踏入到二级文明,踏入到三级文明时,这些问题都己经不再存在的时候……我们的文明更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更加缺乏动力。?j!i.n-g?w+u\x¢s-.^c′o′m/” 

 “甚至,幸运一些,如果更遥远之后的某一天,我们认知的宇宙中己经看不到有什么对我们有威胁的事物……那可能我们还将面临来自于时间的,和自身的,真正的考验。”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做好,持之以恒,对抗文明惰性的准备。” 

 秦裕说完这句话过后,再停顿了下,说起一些更具体的事情。 

 “……尝试在保留目前,满足所有人基本生存需要举措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分每个收入水平,社会贡献水平能够得到,感受到的社会服务和享受。” 

 “更进一步,拉开,不同社会等级下,不同人能够得到的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差距。” 

 “丰富,社会等级中,中层和顶层能够享受到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类型,种类的数量……” 

 秦裕的这些话,当然也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措施,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策略。 

 说白了, 

 就是在依旧保证所有人都不用基本生存烦恼的情况下, 

 让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得到更多更好的享受。 

 并且,拉大最底层与中层之间的差距,中层和最顶层之间的差距,倒是不用考虑,再进一步拉开。 

 因为需要考虑现实,想要进入负熵研究院成为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需要卓越的天赋和能力, 

 不是说,每个人摆脱自身惰性,就能够办到的。 

 能够加入到负熵研究院,始终只是少数人。 

 此刻秦裕所说的,则是这整个策略的一些总纲,一些具体的举措,就需要其他一众研究员去完善了, 

 同时,需要负熵研究院,乃至负熵研究院之外各研究所,针对人类文明中中层和顶层人们,拿出一些更新的产品和享受。 

 将这些东西具体起来。 

 比如食品研究院的新美食,可以定一个更高的价格,让中层才能够买得起。 

 比如,先前被社哲所勒令禁止使用的,可以搭配虚拟现实装置使用的休眠液,也可以拿出来,但是价格可以拉到中层只能偶尔使用一下,顶层才可以经常使用。 

 当然, 

 此刻人类文明能够这么玩,纯粹是因为, 

 社会集体抚养等存在,保证了整个社会等级的上升通道始终是畅通的, 

 阻碍人们心甘情愿留在最底层的问题,纯粹就是因为每个人自己。 

 人联从来没有限制社会等级中,中层的数量, 

 负熵研究院,也从来没有说,要将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数量局限在某个数字以内。 

 对于此刻人类文明来说,从来没有生产力养不起整个文明的问题,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整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越少越好, 

 位于社会中层的人以及负熵研究院内的研究人员,越多越好。 

 越多,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速度越快。 

 不过, 

 秦裕此刻提出的这种举措, 

 也就只有秦裕能够提出了。

 不是其他研究员们想不到。 

 而是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没有几个傻子,哪怕是心甘情愿沉在人类文明最底层的人们, 

 也都是受过人联内最好的教育。 

 自然能够很清楚的意识到, 

 秦裕提出的这个策略,虽然看起来没有动智能时代的基础, 

 也不会削减目前提供给所有人的基础福利。 

 但长期下去,其实是在变相,降低不愿意为文明做贡献,心甘情愿当米虫的人们能够享受到的生活质量。 

 或者说,中层和顶层生活质量,享受到的好处上涨的情况下,躺平人群能够享受的社会基础福利不变, 

 拉开底层到中层和顶层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