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感觉不对的地方(第3页)

 “可能是,对于母星海洋的记忆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中,所以,待在水系旁边,我们内心往往就会平静下来,变得安心。” 

 斯托文明博物馆中这部分内容,看起来信息价值似乎没有那么大。 

 但实际上,掌握这些信息,也能够让人类文明对于斯托文明的思维方式,有更多的认知。 

 所以,人类文明代表团的研究员们,实际上也留意着斯托文明博物馆中这部分内容的细节。 

 同时,这其实也解释了,斯托文明星际城市中,弄出那么多人造水系的原因。 

 …… 

 博物馆的参观结束, 

 在离开斯托文明这座博物馆之前,也和之前一样, 

 人类文明代表团代表人类文明,向斯托文明赠送了一份人类文明这次到访的礼物。 

 斯托文明同样给予了人类文明代表团回礼。 

 人类文明给得是仔细挑选过的,两种植物的植株,以及一本爱情主题的文学著作。 

 斯托文明回给人类文明的,是此前他们迁徙过程中,在一颗生命星球采样的土壤样本, 

 以及同样一部书籍,是斯托文明内一部重要的著作,内容是赞美斯托文明母星海洋的长诗。 

 博物馆之后, 

 斯托文明接待人员,在带着人类文明来到了斯托文明这座城市的工业生产区。 

 能够首接带着人类文明来参观的, 

 自然不会涉及到斯托文明中一些重要的技术和先进装置的生产。 

 就是一些人类文明也同样能够进行生产的产品的制造区域, 

 斯托文明的工业生产区,能够看到,明显也主要是智能程序负责着整个生产链的运行, 

 但区别于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是将整个智能工业生产体系交给了强人工智能, 

 而斯托文明的工业生产区域中,依旧有不少人参与生产工作,甚至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这就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明显差异了。 

 人类文明在进入智能时代,生产力大解放之后, 

 将所有人们都从生产活动中解放了出来,塞入了更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创造工作的领域内。 

 而斯托文明采用的则是另一种方法, 

 就是能够从事研究工作的,就去做研究工作, 

 做不了研究工作,依旧去从事一些生产制造的工作, 

 虽然这些人参与生产活动,本质上对智能生产工业没有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不可取代性, 

 但就还是将这些人,通过社会分工放在了这个位置,要求他们必须从事一些工作,哪怕对于文明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这两种选择, 

 其实也很难说,谁对谁错, 

 人类文明这样能够让所有人不用为生存操心,可以专注于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想要追寻的理想。 

 也能够将最多的研究力量,投入到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中。 

 哪怕部分人一生都未必能够做出一个关键成果来,但终归在宏观上会有一些作用。 

 但斯托文明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 

 仅仅只是两个文明在这件事情上的选择不同而己。 

 …… 

 生产区域的参观之后, 

 这次人类文明代表团反过来到访斯托文明星际城市的行程,就又再来到了重头戏。 

 和先前一次会面的流程安排一样,斯托文明领着人类文明代表团前往了他们类似于高校,学校的地方, 

 双方文明代表团,就在那里,再次进行一些理论知识的交流,乃至于进行一些理论层面的合作科研, 

 同时,不再像之前一样,局限于理论物理和数学领域,还将继续扩大的更多的学科。 

 不过在理论交流,合作开始之前, 

 例行的, 

 既然来到

了斯托文明星际城市中的学校内,就顺便对斯托文明的学校进行一些参观的过程中, 

 倒是有另一件事情, 

 先引起了人类文明代表团一众研究员,以及人类文明后方,负熵研究院秦裕和一众研究所负责人们的注意, 

 “……通过母体分裂子体的方式,我们斯托文明的下一代,在诞生之后,确认身体状况良好过后,就会开始进入到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 

 “就像是先前向人类文明提到的,然后,大概在‘八十岁’时,结束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完整受教育过程。” 

 听着斯厄斯的说明,人类文明代表团一众研究员就听出来有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