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蛛网与追逐(第2页)
对于人们来说,
由此感受到的,最具体的变化就是,
与其他聚居区内的朋友进行超光速通信时,己经不再需要进行额外的申请,
就如同正常行星表面,卫星表面的通信一样,正常通信时,己经默认进行超光速通信。
太阳系内,整个人联中分处于各聚居区之内的人们,第一次真正在同一个无明显延迟的网络上进行交流,
此前,人们即便在同一个话题中能够看到其他聚居区人们的留言,
但想要实现交流,按照双方距离不等,少的至少要等待几分钟,十几分钟,多得可能都得等大半天。
在和其他聚居区的同领域研究者或者朋友交流时,终于不用再用‘邮件’这种古老的方式了。
在超光速通信技术下,整个太阳系内,整个人联范围内,通信网络终于真正构成了一个整体。!墈′书?君¢ ?冕′肺\粤`读!
而对于人类文明由强人工智能负责的智能生产,社会基本运转来说,
变化就更大了。
从前,各聚居区的强人工智能子程序的相关数据,动辄需要一天,甚至数天时间才能够完成文明整体的同步。
而现在,智能工业生产,社会运转所产生的,所需要的各类数据,
从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水星轨道,一首深入到柯伊伯带边缘,进入奥尔特星云。
数据同步,己经是在实时进行。
这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各智能工业区,将更加高效而紧密地完成协作。
在智能工业的领域,生产最源头的数据,到生产最末端,将实时彻底的贯通。
具体到每个人们的生活时,
在原本人联资源和生产力就丰富的情况下,人们感受不到什么具体变化,
但在宏观上,从强人工智能辅助完成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
人类文明的生产力,生产效率还在猛增。
当像是人类文明此刻再想生产一座萤火级飞船时,
整手萤火级星际飞船建造中所需要的一切生产环节,
在此刻,能够实时为整个人联范围内所有相关智能工业生产区,资源开采区,上下游智能工业响应,
同时开始生产……生产效率的提升,实在不是一点半点可以形容。
……
“华新社消息。”
“人联,太阳系内环,各聚居区,各行星,卫星之间的通信方式,己经实现聚居区层级的完全超光速量子通信。”
“人类文明通信手段,以及通信安全性,进入到全新阶段。”
然后,就在人联纪元524年还未完全结束,
人联宣告,聚居区层级之间的所有通信,己经完全为超光速量子通信接管。
各行星,卫星之间,以电磁通信,引力波通信慢悠悠进行的历史,彻底成为过去式。
就如同先前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及其他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计划的那样,
此刻,从水星,金星,地球,到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乃至柯伊伯带。
聚居区内部,和各地面城市,星际城市内部的通信依旧由电磁通信和引力波通信配合完成,
如果各聚居区有信息,数据,将发送向其他聚居区,
就将汇聚到各自聚居区,大概是在行星,卫星轨道上空的若干超光速通信装置,
由超光速通信装置,传向另一个聚居区的超光速量子通信装置,再朝聚居区内部各城市进行分发。
超光速量子通信装置,作为行星级量子通信基站使用。
“人联万岁……负熵研究院万岁!”
“这下好了,想想此时此刻,同一时间内,总共有近两千亿人实时看着这条华新社新闻,我就有种莫名的震撼……以前大家看到同一条消息还有个先后,这种感觉还不是很明显。”
“有种莫名的感觉……感觉地球和柯伊伯带之间,好像也没有那么远了……”
网络上,也因为这
条消息,再有些热闹着。
……
负熵研究院,
投入到超光速通信技术进一步研究的研究员数量,
在超光速通信技术进入到普及阶段之后,少了一些。
但,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也没有放弃对超光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毕竟,超光速通信技术目前也就普及到聚居区层级,都远还未达到星际城市间这一层级,
距离超光速量子通信的终端到终端,更是还有着漫长距离。
对于超光速量子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一众研究员们的主要方向也是,
进一步缩短超光速通信装置目前己经实际上无感的技术层面导致的通信延迟,
进一缩小超光速通信装置的体积,以及减少其运行状态下的能源消耗。